首 页社保查询社保政策教育
当前位置:保险知识网社保上海上海社保转移


社保标题关闭 | 展开
  • 上海市新农保实施意见的政策问答 3
     上海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意见的政策问答 1、哪些人员可以参加新农保?  答:本市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小城镇社会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2、参加新农保如何缴费? 答:新农保实行按年缴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500元、700元、900元、1100元、1300元5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3、个人缴费有补贴吗?按什么标准给予补贴? 答:区县政府(含乡镇)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每年500元、700元、900元、1100元、1300元缴费标准,对应的缴费补贴标准为每年200元、250元、300元、350元、400元。  4、目前哪些人员可由政府为其代缴养老保险费?代缴办法如何? 答: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由区县财政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照每年900元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养老保险费。其中,重残无业人员由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代缴400元,区县财政代缴500元;其他重残人员个人每年缴纳45元,再由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代缴400元,区县财政代缴455元。  5、除政府补贴外,其他组织和个人能够为参保个人提供参保补助或资助吗? 答: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一定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6、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的条件?新农保养老金待遇怎么构成? 答:本市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小城镇社会保险养老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7、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准是多少? 答:(一)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年满60周岁至未满65周岁、未享受老农保待遇的人员,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市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在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

    [阅读全文]

  • 上海:新农保试点后老农保停止缴费 1
    上海市人保局网站昨天发布相关《通知》,规定自区县新农保试点实施起,参加老农保的企业及其具有劳动关系的从业人员,停止在老农保参保缴费,应当参加镇保;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应当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其他有条件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保)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应当同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通知》自新农保试点起施行,有效期至2014年12月31日。《通知》明确,企业及其从业人员按照镇保或城保的相关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从业人员参加镇保或城保后,其到达养老金领取年龄时,社会保险关系按规定转移衔接,符合城保或镇保按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按照城保或镇保的有关规定办理养老金申领手续;不符合城保或镇保按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按照老农保的有关规定办理养老金申领手续。 上海市政府网站日前还公布了《本市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规定,本市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小城镇社会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新农保去年在浦东、松江和奉贤3区试点,今年底覆盖全市。【出处:新闻晨报】

    [阅读全文]

  • 上海十二五关键字之社会保障 1
     养老  “十二五”末,全市拟新增养老床位2.5万张,总量达12.5万张,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100家,老年人社区助餐点200家,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老人力争达到30万人。今天上午,记者从“2010年世界华人地区长期照护论坛”获悉,未来5年申城“9073”养老服务体系将更加重视职业化和专业化。 从2010年12月10日起,凡在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流动到外省市就业,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转移至新参保地;外省市户籍迁入本市的从业人员,可按规定参加上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上海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意见的政策问答    医疗  新的付费模式将挂号、就诊、化验、治疗、缴费、取药几个环节连为一体,就诊时医生通过网上工作台,直接把信息输入病人就诊卡,病人只需在自助缴费机上刷卡操作就可以轻松扣费。    只要在上海常住,不管是否有上海户口,都与户籍居民一样享受相同水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市卫生局1月12日透露,上海将在三年内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并继续加大社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在2010年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46.41元的基础上,2011年不低于人均50元。 上海的基本药物目录确定并正式公布,总数达688种药物,这在全国各地方基本药物目录中种类居首。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只能在国家基本药物和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补药物的范围内配备使用药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使用的药品全部实施零差率销售,这将进一步减轻本市患者医药费用负担,让人民群众真正从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中得到实惠。   就业  2011年本市人保工作将以扶持创业、加强培训为重点,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其中完善补贴机制,更有效地帮助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    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

    [阅读全文]

  • 2020-2021年上海个人社保缴费比例,上海社会保险缴费基数2021; 0
    2020-2021年上海个人社保缴费比例,上海社会保险缴费基数2021; 上海社保缴费基数和上海社保缴费比例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社保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据悉,从2019年1月1日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2019上海社保缴费基数有什么变化么?2019年度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自4月1日起调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分别调整为21396元和4279元。人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根据本市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和60%相应确定,其数值根据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按四舍五入原则先进到角再进到元。上海社保缴费比例如下:养老保险为公司或业主缴20%,个人缴8%;医疗保险为公司或业主缴9.5%,个人缴2%;失业保险为公司或业主缴0.5%,个人缴0.5%;生育保险为公司或业主缴1%;工伤保险为公司或业主缴0.2-1.9%,个人不缴; 五险一金缴纳比例表2019年 社保个人缴纳比例是多少 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相信很多人都很关心的吧,据悉,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的制定是根据各省市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的统一规定进行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是多少?下面,小编带你了解五险一金缴纳比例表2019年,社保个人缴纳比例是多少。 五险一金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五险一金的作用是什么 1.养老保险是为了老有所养,劳动者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可以领取退休金; 2.医疗保险是职工生病作为医疗报销用的; 3.失业保险是职工失业后,领取生活费的; 4.生育保险是职工生育作为生育报销和有关待遇的; 5.工伤保险是职工发生工伤,支付医疗费用或者赔偿有关工伤待遇的...

    [阅读全文]

  • 泰康养老“落子” 上海五大年金机构激战 74
    继国寿 (60162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养老险公司去年在上海设立分公司之后,又一家总部在北京的养老险公司“落子”上海。4月26日,本报获悉,泰康养老正式在上海设立分公司。而今年2月份,总部在上海的长江养老也在北京设立了北方年金中心。截至4月底,国内包括平安、国寿、太平、长江和泰康五家养老险公司均完成驻扎京沪两地的战略布局,开始挖掘长三角和环渤海湾两大经济圈的企业年金市场。 与此同时,4月27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今年一季度国内五家养老保险公司的企业年金业务公告。记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五家养老险公司的企业年金缴费规模达到73.81亿元,同比增长15%,国寿养老和长江养老分别获得了60%以上的增长,前者规模达到32.58亿元,后者则为5.95亿元。而在受托和投资资产的规模上,平安养老则以224.57亿元和295.33亿元,总规模519.9亿元占据榜首。 “上海和北京向来是养老险公司激战最酣的两大年金市场,如今泰康养老正式进驻上海,势必掀起又一场年金大战,无论是在挖掘人才还是争抢企业年金业务方面,上海已有超过200亿的存量年金规模,这是一个大蛋糕,而各家养老险公司都承接了原来寿险公司相当一部分团险业务,对于企业团险业务的争抢,会变得更加激烈。”4月28日,上海一家年金咨询公司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排名座次之争 尽管在五家公司之中,受托资产规模与投资管理规模的总和,平安养老排名第一的位置短期内还没有被超越的迹象,不过在今年的企业年金缴费规模表中,记者却发现,国寿养老已经以32.58亿元超过平安养老的25.83亿元,其市场实力不可小觑;而在受托资产中,由于长江养老坐拥上海存量年金250亿元,因此平安养老与长江养老尚有25亿元左右的差距,不过相对于今年一季度长江养老的企业年金缴费只有5.94亿元,在受托管理资产上,长江养老极有可能被平安养老超过,...

    [阅读全文]

  • 华凯智博:上海人身保险市场达1500亿 79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就上海保险业的战略定位指出“关于保险业参与和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政策措施,可以概括为“两个中心,一个试验区,一个基地”。两个中心,就是把上海建设成为保险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中心,以及保险业管理和后援服务中心;一个试验区,就是要把上海建设成为保险资金运用的试验区;一个基地,就是要把上海建设成为保险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 未来3-5年,上海可充分利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契机,逐步把上海保险市场建成全面开放、有序竞争、风险控制、管理规范、中介完善、服务全面、信息顺畅的保险市场。 根据北京华凯智博《2009~2010年度中国居民人身保险市场调研城市总报告》提供数据,目前,上海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总量已经达到1.2万亿,2000年到2008年的九年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照此计算,到2013年将达到近3万亿。在未来3~5年中,如果保险业能将银行存款的5%吸纳转化为人身险保费收入,2008年这一比例仅为3.8%,到2013年,理论上就存在着一个近1500亿的人身保险市场。 (数据均由北京华凯智博《2009~2010年度中国居民人身保险市场调研城市总报告》提供)

    [阅读全文]

  • 长江养老保险“独吞”上海企业年金引同行不满 36
    随着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即将到期,从2010年开始,企业将可以自行选择企业年金管理人。 此前掌管了超过200亿元年金资产的长江养老保险股份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养老”)能否“顺理成章”再次接管年金资产?其他有受托人资格的机构是否有公平的机会承接原有的企业年金? 日前,长江养老提出的一份新的集合型年金转换方案成为引发其他养老险公司“众怒”的“导火索”。 在争夺客户的风波背后,凸现的正是迟迟未出台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带来的政策尴尬。 有失公平? “这种做法是去市场化的,违背公平竞争。”12月初,一家企业年金管理机构部门主管向记者抱怨。原因是,他们近期向上海原有存量年金客户营销过渡转移方案时,被告知长江养老的三个年金集合计划是获得劳动部批复的“唯一合法”的过渡转移方案。 记者了解到,长江养老战略发展部11月在《上海国资》上发表文章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上海提出的过渡计划转换方案给予了专项批复,提出的“过渡计划到期后,应按照平稳、安全、发展的要求,认真做好后续工作,确保新老办法平稳过渡,保证基金财产安全,实现新的发展”的总体要求,采纳了长江养老提出的到期后有序开放过渡计划,将其转换成多个集合型运作的企业年金计划的建议,并同意长江养老作为集合计划的国内先行先试单位,一次性批复长江养老设立三个集合型计划来全面承接上海过渡计划。 但这是否意味着长江养老已经具有“唯一合法”的资格?12月7日,记者就此向长江养老相关人士求证时,该人士只是强调,该公司新推出的三个承接计划获得了劳动保障部门的批复。 “事实是,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管理办法还没有出台,目前已有的集合计划都是过渡性的集合型计划,在法规未出台之前,又如何获得‘先行先试’以及‘全面承接’的权利呢?”...

    [阅读全文]

  • 华凯智博:上海人身保险市场竞争主体保费规模变动情况 80
    根据北京华凯智博完成的第四次全国保险市场调研的结果来看: 2008年,上海市场多家人身险市场主体保费收入跃上了新的规模平台,但也有个别公司保费规模锐减。其中有6家公司保费收入超过30亿元,依次为平安、国寿、人保、新华、太保和泰康人寿,与2007年相比增加4家。除新增的中国人保为成长型市场主体以外,其余5家均为成熟型市场主体; 人身险保费收入在10亿到30亿之间的公司有2家,分别为友邦保险和英大人寿,比2007年减少3家; 人身险保费收入在5亿到10亿之间的公司有6家,比2007年减少3家,其中联泰大都会2007年保费收入曾突破10亿; 人身险保费收入在1亿到5亿之间的公司有16家,比2007年增加6家, 其中招商信诺、海康人寿、金盛人寿和瑞泰人寿4家公司2007年同期人身险保费收入均超过5亿元,同时,正德人寿、广电日生和瑞福德健康3家公司的保费收入首年突破1亿元大关。 人身险保费收入在1亿元以下的公司有3家,与2007年持平,分别为光大永明、幸福人寿和民生人寿。 (数据由北京华凯智博《2009~2010年度中国居民人身保险市场调研城市总报告》提供)

    [阅读全文]

  • 华凯智博:上海人身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速22% 14
    根据北京华凯智博数据提供,2008年上海市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7.2%,增速比上年提高20.6个百分点,但低于同期全国47.8%的平均增长速度。在2000年到2008年的九年间,上海市人身保险市场实现了年均22%的增长速度。 图表 12000-2008年上海市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长速度变动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数据由北京华凯智博《2009~2010年度中国居民人身保险市场调研城市总报告》提供)

    [阅读全文]

  • 华凯智博:上海人身险月度保费收入波动特征明显 79
    根据北京华凯智博数据提供,2008年上海市人身保险市场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其中,上半年呈现出与往年类似的季节性波动,且各月保费规模远高于2007年同期水平;而下半年,特别是进入第四季度,保费收入同比增速明显放缓,11月份、12月份出现负增长,保费收入较上年同期显著减少。 图表 12006-2008年上海市人身保险各月保费收入变动情况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数据由北京华凯智博《2009~2010年度中国居民人身保险市场调研城市总报告》提供)

    [阅读全文]

  • 上海地区业务下滑四成 民生人寿欲重启银行保险 76
    据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民生人寿上海分公司保费收入203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3%。其中,个险新契约和银行保险均同比减少95%,团险业务同比微增5万元。 眼看民生人寿上海市场排名跌至倒数第六位,已经连续3年排名市场后十位。怎么办?最新的信息表明,民生人寿业已决定将重启银行保险,以求“新生”。 个险、银保渠道闲置  民生人寿进入上海市场已经第5个年头,目前在沪的个险和银保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据民生人寿上海分公司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公司已没有个险代理人和银行业务。 6月,上海保监局同意民生人寿上海分公司撤销宝山牡丹江路营销服务部的申请;去年11月,该公司还申请撤销了奉贤南桥育秀路营销服务部。至此,民生人寿上海分公司个险渠道业务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统计显示,1至10月,民生人寿上海分公司个险业务收入693万元,同比减少31%;其中,个险新契约业务仅30万元,同比减少接近95%。同期,该公司银保业务收入111万元,同比减少2300万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原先民生人寿上海地区代理人主力队伍,多是从平安整体“迁徙”而来的,但因营销服务部负责人与分公司的经营理念和要求存在隔阂,因此合作一段时间后便率队离去。 探索业务全新模式  在传统业务路线陷入困局之际,民生人寿上海分公司正试图探索一条新道路。据了解,在个险、银行、团险业务渠道增长乏力时,该公司中介业务取得1192万元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33%。 据了解,民生人寿在上海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保险中介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尤其是具有垄断性业务资源优势的中介机构。由中介机构负责发掘客户需求,民生人寿负责产品开发和销售培训,最终双方分享实际收益。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势在于保险公司产品完全服务于客户需求,较高的收益分成能够提升中介机构的积极性。...

    [阅读全文]

  • 人才流失成上海寿险公司“大患” 29
    《上海市人身保险市场秩序及风险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人才流失成上海寿险公司“大患” 为进一步掌握上海市人身保险市场秩序及风险状况,于2010年3月底针对人身保险市场秩序及风险状况,在全市范围内对人身险公司地市级分支机构开展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经营风险、市场秩序、银邮业务、行业自律、结构调整、公司内控等多个方面内容,参与调查的有20家寿险公司在沪的分支机构。 一、问卷调查情况 (一)人身险公司经营风险情况 全市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人才流失、销售误导、同业不正当竞争和非正常退保风险等四个方面。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43.33%的被调查机构认为自身经营风险主要是管理人才和销售人才流失,23.33%的被调查机构认为自身经营风险主要是销售误导风险,20%的被调查机构认为自身经营风险主要是同业不正当竞争压力较大,13.33%的被调查机构认为自身经营风险主要来自非正常退保风险。100%的被调查对象与保险消费者发生纠纷以协商解决。 (二)人身险市场秩序及银邮规范情况 1.市场秩序总体良好。全市人身险市场秩序总体良好,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75%的被调查机构认为市场秩序总体良好,没有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25%的被调查机构认为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存在一定违法违规问题;其中,没有任何一家被调查机构认为市场秩序不规范,违法违规经营问题较为突出。 2.银邮自律满意度一般。全市银邮自律工作效果不明显,调查结果显示:37.5%的被调查机构认为银邮代理保险业务行业自律在本地取得的有效规范市场效果较好;62.5%的被调查机构认为效果一般。 3.扰乱市场秩序违规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市场违规行为依次是以虚假宣传材料等形式误导、欺诈客户,恶意“挖角”或诱导客户退保,违规支付手续费、保险费回扣和其他利益,诋毁同业、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虚假理赔、骗赔。调查...

    [阅读全文]

  • 见费出单手续费明日起上调至3% 上海车险业成本陡增超千万 100
    从明日(12月1日)开始,上海车险业务将实行3‰的刷卡交易手续费。 “从此前平均1.52‰的刷卡手续费上调至3‰,保险公司要为车险业务多缴近1倍的费用,让我们车险公司的利润几乎被抹平。”上海一财险公司相关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另外,刷卡手续费上调,把车船税和交强险也捆绑打包,"一刀切"的缴费标准对保险公司很不公平。” 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去年上海车险全部亏损,今年上半年才有起色。按照3‰的标准收取手续费后,车险“见费出单”的成本要增加近100%,以至于车险经营总体成本提高,车险扭亏又将面临严峻挑战。 没有结果的协调 据悉,今年4月13日,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就“见费出单”的卡费率调整召开协调会议。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副秘书长张永生会上表示,今年4月初,银联表示将按全国统一的银行卡手续费率标准进行清算,地方若继续采用低于全国的手续费率,收单银行相关业务将“越做越亏”。 “全国实施统一银行卡手续费,上海没有定价权。”一位与会人士在会中也指出,同时,相对于一般行业的刷卡手续费,3‰仍是有较大折扣优惠。 据悉,此前沪上车险业按保费规模大小分档支付手续费,起步是1.8‰,然后按照保费提升,手续费随之下调。上海保险同业公会人士称,综合下来,去年沪上车险业“见费出单”手续费平均成本为1.52‰。 该保险同业公会人士表示,刷卡手续费上调,将把车险业务逼到死角。一方面来自交强险经营的政策压力,不得不承保;另一方面,原本就亏损的交强险业务将雪上加霜。 “以去年为例,去年车险承保规模约90亿,其中,交强险20亿,车船税代缴8亿,两者占了其中约1/3,剩余则是商业车险。”上海保险同业公会有关负责人称,预计今年上海保险公司交强险 “简单赔付率将达到113%”,保...

    [阅读全文]

  • 阳光人寿进军上海 长三角布局已经完成 60
    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阳光保险集团获悉,该公司旗下的阳光人寿正式涉足上海保险市场。 据了解,除去个人营销、银行保险、团体保险等传统渠道,阳光人寿将在上海着力开拓以中高端医疗保险为主的新渠道新服务。阳光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分公司的设立将与成立已满两年的江苏和浙江分公司构成覆盖长三角地区的完整业务网络,公司长三角的布局已经完成。

    [阅读全文]

  • 分红险占半壁江山 上海寿险增长37.9% 100
    笔者日前从上海保监局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上半年,上海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72.97亿元,同比增长37.9%,增速领先全国平均水平约4个百分点。 在全部人身险业务中,健康险和意外险保费收入增长落后于总体业务,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15.5%;意外险保费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8.4%。 分红险成为推动寿险业务增长的助推器。截至6月末,全市寿险公司分红险保费收入256.1亿元,同比增长57.5%,占寿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75%。随着业务结构的调整,上海寿险业务标准保费已经连续4个季度正增长,并于上半年达到32.8%的增幅。其中,外资寿险公司标准保费的增速达到51.7%,相当于中资寿险公司的1.8倍。 市场排名方面,平安人寿以73.5亿元的保费收入,继续领跑上海寿险市场;中国人寿(601628,股吧)、新华人寿、泰康人寿 (60162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太平洋寿险和光大永明分别位列2至6位。 上半年,上海外资寿险市场份额缓慢回升,19.6%的市场占有率,较去年同期微增0.38个百分点。其中,光大永明、交银康联依靠银行股东的网点优势,保费收入分别为12.1亿元和3.2亿元,增幅分别达到1415%和825%。然而,光大永明转制为中资寿险,无疑让外资寿险市场失去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统计显示, 1至6月,上海寿险业务给付支出36.9亿元,同比减少18.9%。受此利好,上海保险市场赔款和给付合计支付86.5亿元,同比减少6.6亿元,降幅达到7.1%。

    [阅读全文]

  • 新华上海个险营销渠道崛起 开门红战报喜人 18
    2010年,新华保险上海分公司在一季度便坐稳上海寿险市场“探花”之位。据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最新统计,截至2月底,新华保险上海分公司保费收入已达 16.83亿元,同比增长 93%;市场份额11.98%,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开门红战报喜人 2010年是新华保险上海分公司三年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年预计保费将突破55亿元。开门红战报亦是喜人,包括银保、团险和至尊理财等多项任务已经超额完成预定计划。 截至3月12日,新华保险上海分公司银保渠道保费收入15.7亿元,达成开门红计划的154%;团险业务规模保费收入1.1亿元,达成率为200%;个险的折标保费4285万元。 个险将成新亮点 2010年,新华保险上海分公司在巩固银行代理渠道竞争优势 (31036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的同时,将把工作重心转移至进一步壮大个险营销渠道上来,明确提出打造出一支对新华忠诚度高、综合素质高、业务产能高的“三高”销售团队。 得益于汇金入股和新产品“尊享人生”的推出,新华保险上海分公司的个险发展战略初见成效,成为上海个险市场保费增幅第二大的寿险公司。今年前2个月,新华保险上海分公司个险新契约保费收入623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584万元,增幅71%;个险续期业务收入6564万元,同比增长103%,13个月继续率达到86%;个险营销渠道人均产能达2.12万元,同比提高近7200元。 高收入提升信心 进入3月以来,崇明、静安、徐汇、普陀等营销服务部,单日预收标准保费合计都达到数百万元,完成开门红计划指日可待。 个险业务的迅猛发展为营销员带来了丰厚的收入。统计显示,今年1月,新华上海保险营销员平均佣金收入8777元。其中,普遍保险营销员平均月收入为5400元,最高者该收入达4万元;升任客户经理之后,平均月收入可达1.4万元,其中业务排名第一的营销员收入高达27万余元;而部经理级别,平均月收入倍增至8....

    [阅读全文]

  • 新华保险上海营销发展三年盘点 95
    新华保险上海分公司2001年成立,成立以来始终保持着高速稳健发展的态势, 2008年整体保费规模达到市场第三,并将这一市场地位保持至今。截至2010年上半年,新华上分的整体规模保费已经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101%。在其一系列增长数据中,营销发展的成绩尤为可观。 得益于新华总公司明确的差异化发展战略,以及各项地域发展战略的资源投入和统一运作,新华上海在2008年迎来营销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当年,随着沿海计划的全面启动,新华系统内,上海、广东、江苏、宁波等9家沿海机构连成一线,通过总分结合,区域连动的系统运作,都出现了快速的增长。上海作为整个计划的孵化器,更是获益良多。 4月,随着双结算万能险产品 “至尊双利”的面世,新华个险的月度保费平台迅速被拉升。在该产品的首销日单日保费突破1000万,随后的半年里,月度保费平台始终保持在千万之上。最终新华上分提前1个月达成全年目标,年度个险新契约突破8000万,实现同比翻番。 “至尊双利”的高件均保费也直接拉动了其个险代理人的高产能和高收入。 产品运作之余,沿海计划的组织发展大幕也随之拉开,新华上分个险进入重保费,重人力的并轨发展阶段。 2008年初,其个险营销员队伍不到千人,有效人力和实动人力更是不到800。而在年末,这一人力数据已经被刷新到1500多人。 如果说2008年的新华上分个险发展还只是初露端倪的话, 2009年则成为个险成果继续巩固,发展深入的一年。而且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在市场上极为难得地实现了保费和人力的双增长,业务重心实现了万能向全分红的转变。个险新单保费继续在 “至尊双利”的推动下不断刷新,甚至前所未有的提前200多天达成当年全年任务目标,个险新契约保费首次突破一个亿,紧随平安、国寿位列市场第三。 在个别月份的新单甚至超过2000万元,可与国寿比肩,人均产能最高时突破2万...

    [阅读全文]

  • 个险团险银保三军角力上海寿险 19
    来自新华人寿上海分公司最新数据显示,因结构调整而导致的规模负增长已经发生转变,截至2009年年末,其保费收入突破45亿元,继续坐稳上海寿险“探花”位置;但相对于第4名泰康人寿的保费领先优势,已从2008年末的9.2亿元缩小至3.1亿元。 续期发挥滚动效应 多年以来,平安与国寿牢牢把握上海寿险“状元”和“榜眼”的座次,因此“探花”位置的争夺尤其激烈。据上海保监局统计,2009年上半年,排名上海寿险市场1至3位的分别是平安人寿、中国人寿 (60162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和泰康人寿;新华人寿上海分公司保费收入21.83亿元,同比减少10.8%,排名跌出上海市场“三甲”。 到7月,新华人寿以100万元的微弱优势超越泰康人寿,重回上海寿险市场“探花”位置。此后,新华人寿上海分公司保费收入领先优势逐月扩大,截至11月底,新华人寿保费收入已经领先第4名2.5亿元。 续期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是拉动新华增长的引擎。 据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统计,从去年的7月1日至11月30日,新华人寿个险续期业务收入为1.04亿元,相当于泰康人寿的4.3倍。受此影响,两家公司个险业务收入差距也由半年的1.66亿元,扩大至3.03亿元。 新华人寿较早开始推进银行保险渠道向期缴转型。笔者从新华人寿上海分公司获悉,2008年,新华人寿上海银行保险期缴业务规模超过4亿元,按照该公司银保13个月94%左右的续期率,今年银保渠道可提供超过3.6亿元的续期业务收入。 就在去年上半年,新华人寿和泰康人寿在上海地区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不相伯仲,分别为18.5亿元和18.2亿元。可11月末,新华人寿凭借续期业务优势,银保保费收入达到35.3亿元,比泰康人寿多2亿元的规模。

    [阅读全文]

  • 上海保险兼业代理将洗牌 89
    征求意见中的《管理办法》规定,金融类兼业代理机构可以为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非金融类兼业代理机构只能为1家财产险公司和1家人身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李峰表示,最终的目标是每家兼业代理机构只能代理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 本报讯记者吴华上海将向目前多达五六千家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开刀”,限定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的资质要求,并梳理代理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代理关系。上海保监局日前在网站公示《上海市保险兼业代理管理办法(试行)》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所谓保险兼业代理,就是指受保险公司的委托,在从事自身业务的同时,指定专人为保险公司代办保险业务的单位。这份征求意见的公告中称,近年来,保险兼业代理市场的不规范行为日趋增多,扰乱了保险中介市场的平稳运行。 上海保监局局长助理李峰也在日前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证实,上海即将推出针对保险兼业代理的改革方案,其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保险兼业代理人设定一定的门槛,二是梳理兼业代理人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代理关系。 李峰介绍说,目前上海共有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五千到六千家,对保险兼业代理资格几乎不设门槛,监管部门今后将对保险兼业代理资格加以约束。征求意见中的《管理办法》规定,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从事保险代理业务的人员应当持有《保险代理从业资格证书》,还对机构的注册资本、主营业务收入等进行了限定。 此外,李峰还表示,目前一家兼业代理机构可以代理十多家、几十家保险公司业务,责任关系非常混乱。征求意见中的《管理办法》对此规定,金融类兼业代理机构可以为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非金融类兼业代理机构只能为1家财产险公司和1家人身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李峰表示,最终的目标是每家兼业代理机构只能代理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

    [阅读全文]

  • 明年寿险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 开展上海个人延税型养老保险 22
    近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在上海出席中国寿(601628,股吧)险发展与监管高层研讨会。他指出,寿险业在快速发展中要正视面临的挑战,继续坚定不移地调整结构,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009年前三季度,寿险业实现保费收入6249亿元,同比增长4%,资产规模3.1万亿元,利润总额369亿元。前七大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总和达到358亿元,同比增长40%。 对于明年的寿险工作,陈文辉指出,一是应当坚持把握寿险行业发展大方向,进一步统一对行业定位和科学发展的认识。二是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寿险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是强化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偿付能力监管规定,贯彻《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加强对银行保险的检查和处罚力度。四是争取相关税收优惠,支持上海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以利于充分发挥长期储蓄和保障功能。

    [阅读全文]

  • 上海高层公寓大火敲响安全警钟 房子烧毁保险如何理赔 82
  • 上海公寓大火引发保险思考 家财险物美价廉 43
  • 上海财险现二八效应 平安太保占75%保费增量 56
    今年以来,上海产险保费增长出现“马太效应”,平安、太保成为撬动保费增长的主力,占上海财险市场保费增量的75%,而一些小公司则面临失去市场领地的痛苦。以前3季度为例,上海财险市场有保费收入的保险公司达到34家,同比增加3家;保费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27%。不过,全市同期共有19家公司的保费增速落后市场平均水平,其中有8家保费收入同比负增长。 两家公司占75%增量 平安产险、太平洋产险成为推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 “大块头”,并实现对人保财险市场份额的超越。其中,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3.7亿元,同比增加14.4亿元,涨幅74.9%;太平洋产险上海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1.8亿元,同比增加10.1亿元,涨幅46.6%。这两家公司合计保费收入增加24.5亿元,占上海财险市场增量的四分之三。 在市场整体高速增长的背后,全市同期还有8家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负增长。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昔日市场老大,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保费收入30.5亿元,同比下降0.5%,市场份额跌落至第三位。 保费收入减少最多的是中华联合,为了追求实现扭亏为盈而深入调整之后,保费收入降至3.9亿元,同比减少1.1亿元,降幅22.8%。此外,安诚、渤海、安邦、安信的上海分公司也出现两位数的负增长。 市场新军方面,英大财险上海分公司增速较快,保费收入1.1亿元,排名全市财险公司第23位;信达财险上海分公司、紫金财险上海分公司表现平平,保费收入分别1951万元和5327万元。 车险增速决定座次 车险又一次成为上海财险市场座次的主宰者。前3个季度,上海财险公司共计实现车险保费收入85.4亿元,同比增加18.9亿元,其增量相当于财险保费总增量的57.6%。 车险业务市场占有率决定了保险公司在上海财险市场的最终排名。车险市场占有率居前的平安 26.3%、太保23.9%、人保21.5%,恰好也是上海财险市场份额前三甲的...

    [阅读全文]

  • 上海财险市场显现“二八效应” 平安太保占有75%保费增量 68
    今年以来,上海产险保费增长出现“马太效应”,平安、太保成为撬动保费增长的主力,占上海财险市场保费增量的75%,而一些小公司则面临失去市场领地的痛苦。以前3季度为例,上海财险市场有保费收入的保险公司达到34家,同比增加3家;保费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27%。不过,全市同期共有19家公司的保费增速落后市场平均水平,其中有8家保费收入同比负增长。 两家公司占75%增量 平安产险、太平洋 (60109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产险成为推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 “大块头”,并实现对人保财险市场份额的超越。其中,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3.7亿元,同比增加14.4亿元,涨幅74.9%;太平洋产险上海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1.8亿元,同比增加10.1亿元,涨幅46.6%。这两家公司合计保费收入增加24.5亿元,占上海财险市场增量的四分之三。 在市场整体高速增长的背后,全市同期还有8家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负增长。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昔日市场老大,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保费收入30.5亿元,同比下降0.5%,市场份额跌落至第三位。 保费收入减少最多的是中华联合,为了追求实现扭亏为盈而深入调整之后,保费收入降至3.9亿元,同比减少1.1亿元,降幅22.8%。此外,安诚、渤海、安邦、安信的上海分公司也出现两位数的负增长。 市场新军方面,英大财险上海分公司增速较快,保费收入1.1亿元,排名全市财险公司第23位;信达财险上海分公司、紫金财险上海分公司表现平平,保费收入分别1951万元和5327万元。 车险增速决定座次 车险又一次成为上海财险市场座次的主宰者。前3个季度,上海财险公司共计实现车险保费收入85.4亿元,同比增加18.9亿元,其增量相当于财险保费总增量的57.6%。 车险业务市场占有率决定了保险公司在上海财险市场的最终排名。车险市场占有率居前的平安 26.3%、太保23.9%、人保21....

    [阅读全文]

  • 上海财险显“二八效应” 平安太保占75%保费增量 44
    今年以来,上海产险保费增长出现“马太效应”,平安、太保成为撬动保费增长的主力,占上海财险市场保费增量的75%,而一些小公司则面临失去市场领地的痛苦。以前3季度为例,上海财险市场有保费收入的保险公司达到34家,同比增加3家;保费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27%。不过,全市同期共有19家公司的保费增速落后市场平均水平,其中有8家保费收入同比负增长。 两家公司占75%增量 平安产险、太平洋(601099,股吧)产险成为推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 “大块头”,并实现对人保财险市场份额的超越。其中,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3.7亿元,同比增加14.4亿元,涨幅74.9%;太平洋产险上海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1.8亿元,同比增加10.1亿元,涨幅46.6%。这两家公司合计保费收入增加24.5亿元,占上海财险市场增量的四分之三。 在市场整体高速增长的背后,全市同期还有8家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负增长。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昔日市场老大,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保费收入30.5亿元,同比下降0.5%,市场份额跌落至第三位。 保费收入减少最多的是中华联合,为了追求实现扭亏为盈而深入调整之后,保费收入降至3.9亿元,同比减少1.1亿元,降幅22.8%。此外,安诚、渤海、安邦、安信的上海分公司也出现两位数的负增长。 市场新军方面,英大财险上海分公司增速较快,保费收入1.1亿元,排名全市财险公司第23位;信达财险上海分公司、紫金财险上海分公司表现平平,保费收入分别1951万元和5327万元。 车险增速决定座次 车险又一次成为上海财险市场座次的主宰者。前3个季度,上海财险公司共计实现车险保费收入85.4亿元,同比增加18.9亿元,其增量相当于财险保费总增量的57.6%。 车险业务市场占有率决定了保险公司在上海财险市场的最终排名。车险市场占有率居前的平安 26.3%、太保23.9%、人保21.5%,恰好也是上海财险市场份额前三甲的座次。 正是凭借电销...

    [阅读全文]

  • 人保财险上海市场失守:启动变革迎战平安太保 64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人保财险虽然多年来一直占据国内财险市场一哥的地位,但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 刚刚在上海市场丢掉冠军宝座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保财险),正悄悄地启动一项内部改革,以继续保持其在全国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市场份额。 南都记者昨日获悉,人保财险近期在广州和杭州率先启动管理模式试点改革,这两家市公司将由总公司按照计划单列市分公司的方式直接管理,与原先所属省分公司完全脱钩,机构级别相当于省分公司级别。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人士告诉南都记者,目前总公司正对分公司领导班子进行考核,预计将在年内正式启动改革。 人保财险虽然多年来一直占据国内财险市场一哥的地位,但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心城市,其领先地位更是屡受冲击,据上海保监局统计,今年前8月,平安财险首次取代人保财险,摘得上海财险市场桂冠。而在广州市场,今年以来人保财险市场规模介于32%—34%之间,较去年有一定下滑,月保费增长速度不如平安和太保。 总公司直管广州、杭州市分公司 虽然多年来一直占据领先,但上海市场今年的首度失守,无疑给了人保财险很大的震动。 而根据广东保监局公布的数据,今年前8月,广州市财险保费收入为67.68亿,占广东市场(不含深圳)的33.35%。从人保公布的业绩看,人保财险虽然仍占据了国内财险市场一哥地位,但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广州市场,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人保财险市场规模介于32%—34%之间,较去年有一定下滑,月保费增长速度不如平安和太保。 如何保住其在全国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市场份额,是人保财险面临的一大挑战,而按照人保财险此次改革的方案,广州和杭州市分公司对内调整两市分公司机构级别,由总公司按照计划单列市分公司(类似如上海、天津、...

    [阅读全文]

  • 上海发布“预警”:车险硕鼠手法现七大新变化 18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联手发布“预警信号”: 车险“硕鼠”手法现七大新变化 一份由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联合下发,名为《“打击保险诈骗犯罪情报交流会商机制”2010年第三季度例会纪要》的通知于日前到达上海各家财产保险公司“手中”。《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到,在这份通知中,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列举了近期出现的车险骗保骗赔七大翻新手法,其过程中,不法保险中介、修理厂继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 据了解,在该通知中所列举的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法出现的新动向包括:造假人员由以往的修理厂人员转变为修理厂人员与被保险人联合造假;假赔案的金额由大金额转向小金额,一方面降低造假难度,另一方面利用了对小金额案件审核力度不强,即使查获,法律责任也不严重的特点;假赔案的造假事故区域由市区向郊区转移,规避目前上海各主要道路摄像头的实时监控;出现假赔案发生地点由修理厂向理赔中心转移的倾向;利用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有关办法中两车物损事故可不报警的便利,伪造“协议书”的内容,编造两车事故进行登记,或责任互换造假;利用小型客车造假转向利用大型货车造假;造假由以往的车辆损失造假转向人伤鉴定造假案件。 另外,该通知还提醒各保险公司注意保险事故人伤赔偿过程中有不法中介介入的问题。不法分子的主要手法是利用当事人对事故处理不了解,不熟悉交通法规和相关赔偿标准“乘虚而入”,串通部分检验鉴定机构从业人员,提高评残等级,赚取非法赔偿差价。由于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对相关鉴定、评定结论难以做到有效审查,给不法中介提供了牟利的空间。在部分郊县地区人伤事故保险理赔的诉讼案件中,保险公司已向法院提出事故当事人和伤残鉴定人到庭的要求,当法院在通知事故当事人和伤残鉴定人到庭时,案件代理人会主动向保险公司提...

    [阅读全文]

  • 平安财险跃居上海产险市场头名 前7月保费收入25.54亿 46
    今年以来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相继领先的格局终被打破。 7月份,上海产险市场冠军宝座再度易手,平安财险以21.1%的市场份额占有率摘得桂冠。据上海保监局统计,今年前7个月,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5.54亿元,分别领先第二名人保财险3928万元、第三名太平洋产险4389万元。 今年上半年,上海财险冠军宝座上演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激战好戏,结果太平洋产险以不到400万元保费收入的微弱优势取得半程冠军。在业界人士看来,下半年将会持续这种两强竞争的格局,可没曾想平安财险在后半程异军突起,快速蹿升至市场首位。颇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味。 不过,平安财险实现超越似乎并不是凭借运气。数据显示, 1至7月,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多个险种保费收入排名市场前三。其中,车险业务保费收入16.6亿元,市场份额25.3%,排名第一;与第二名、第三名的领先优势分别达到0.9亿元和1.9亿元。

    [阅读全文]

  • 保险新模式,安邦保险与上海大众共推车险联动品牌保险服务 95
    2010年8月23日,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邦保险”)与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众”)在上海举行仪式,双方共同签署了车辆保险战略合作协议。安邦保险将与上海大众合作,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保险服务。双方将成立“上海大众-安邦保险专属保险客服中心”,逐步在全国700多家经销商推出车险品牌服务。 上海大众拥有覆盖全国的700多个网点,安邦保险拥有包括西藏在内的全国网络,通过两家更加紧密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做到客户服务全覆盖,给现在的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为双方未来带来更多的客户。安邦保险表示,将会为上海大众用户提供车险、意外险、财产险、信用险、寿险、健康险、车贷险等一站式的综合保险服务。 安邦保险总经理姚大锋表示,目前,国内汽车保险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但同时,消费者对保险服务的要求,对保险品牌的认知,都在不断提高。这次安邦保险与上海大众开展合作,基于为品牌车主简化理赔程序、缩短理赔时间,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一理念,提升客户对上海大众及安邦保险的品牌认知度与满意度,将双方的品牌做大做强。 针对此次车辆保险战略合作,上海大众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将会以“上海大众-安邦理赔客服中心”为平台,将安邦理赔网络与上海大众售后服务网络联动,充分发挥安邦财险与上海大众的各自优势,将上海大众的配件销售、车辆维修产业链与安邦理赔业务链进行对接,优势互补、利益双赢。 近年来,品牌车险正初露端倪。通过保险理赔与汽车售后联动,为品牌车量身打造品牌车险。它将能够切实保障汽车厂商、保险公司和车险消费者的利益。业内人士称,这种品牌联合的方式有效整合了三方利益,势必成为未来车险发展的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和保险公司逐渐认识到品牌车险的价值,相信越来越多的厂商会走到一起,最终形成品牌车...

    [阅读全文]

  • 保险新模式 安邦与上海大众共推车险联动服务 55
    2010年8月23日,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邦保险”)与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众”)在上海举行仪式,双方共同签署了车辆保险战略合作协议。安邦保险将与上海大众合作,成立“上海大众-安邦保险专属保险客服中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保险服务。通过上海大众覆盖全国的700多个网点和安邦保险包括西藏在内的全国网络,进行紧密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做到客户服务全覆盖,给现在的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为双方未来带来更多的客户。 安邦保险总经理姚大锋表示,目前,国内汽车保险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但同时,消费者对保险服务的要求,对保险品牌的认知,都在不断提高。这次安邦保险与上海大众开展合作,基于为品牌车主简化理赔程序、缩短理赔时间,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一理念,提升客户对上海大众及安邦保险的品牌认知度与满意度,将双方的品牌做大做强。 针对此次车辆保险战略合作,上海大众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将会以“上海大众-安邦理赔客服中心”为平台,将安邦理赔网络与上海大众售后服务网络联动,充分发挥安邦财险与上海大众的各自优势,将上海大众的配件销售、车辆维修产业链与安邦理赔业务链进行对接,优势互补、利益双赢。 作为国内第一家推出汽车延长保修期保证保险的公司,安邦保险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国内三家同时持有财险、寿险、健康险牌照的保险公司之一。安邦保险通过与上海大众的战略合作,做大品牌保险,在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进行风险控制,实现自身价值的创新。

    [阅读全文]

总数:3230 上一页1 2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及时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1-2024 at3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