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社保查询政策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五险

社保里的公积金怎么查,如何查社保和公积金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2025-01-22 09:38:55


1. 如何查社保和公积金

如果单位确定已经缴纳公积金,但是在查询网站查询不到。很有可能是单位缴纳公积金十岛是无法查询,或者是查询时,没有在正确的网站进行查询。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员工离职,或者账户已经被注销。

一、公积金的缴纳方式。

住房公积金单位统一办理和缴纳。根据地方政策个人和单位各按一定比例缴存,单位直接从个人工资里扣发公积金的金额,单位再按比例出公积金的金额,由单位每月统一交到当地公积账户。个人购买住房时可以办理公积金贷款,或者在买房后可以持购房合同、发票、公积金卡和银行还款账单等资料去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取公积金,或者一直没买房退休后可以一次性支取全部公积金。

二、为何查询不出公积金?

公积金查询时涉及参保人的身份证等信息,部分单位参保时因为疏忽而导致参保人无法使用正确的身份证信息查询,可携带好身份证前往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查询,并更改个人信息。很有可能是查询的方式出现错误,公积金分为市公积金和省直公积金。在查询时要分清相应的查询网址。

2. 如何查社保和公积金交易明细

五险一金中在社保网上只能查到养老和医疗保险,公积金要到公积金网站上查。剩余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在网上是不能查询的,只能凭本人身份证到社保中心去查询。  

1、上网查询登陆所在城市的劳动保障网或社会保险业务网站,点击“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窗口,输入本人身份证和密码(密码是你的社保证编号或者身份证出生年月),即可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2、电话咨询拨打劳动保障综合服务电话“12333”进行政策咨询和信息查询。

3. 如何查社保和公积金基数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查工资每月工资及五险一金扣除情况可以通常用人单位发放的工资条予以识别,劳动者也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保局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查询。   《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十五条   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   单位与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单位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变更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转移或者封存手续。   第十六条   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第十七条   新参加工作的职工从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开始缴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单位新调入的职工从调入单位发放工资之日起缴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4. 如何查社保和公积金是否断缴

你原来缴纳的还在你的公积金账户中,你不用不提取不会对它有什么影响。 公积金就是公司的一项福利补助,不是一个险种,所以不是等到发生事情的时候使用,所以断交的对以后和买房没有影响。 你可以选择直接续交,会直接接上的。

5. 如何查社保和公积金每个月交

过去医疗保险的缴费查询,其实是比较简单的,过去大概有三种方式可以查询。一是登录当地人社局的官方网站,注册登录以后,就可以查询到自己所有的社保缴费记录,其中也包括医疗保险的缴费记录,即使是缴纳居民医疗保险的也是可以查询到的;二是下载当地人社手机APP,也需要登录注册以后,只要点击查询缴费记录,有的是查询社保缴费记录或是查询医保缴费记录,都能及时查询到自己的缴费记录;三是到当地乡镇或是街道,部分地方到村社或是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只要输入你的身份证号码,都可以查询。

但是从2021年7月以后,由于医疗保障部门已经成立了好几年,国家医疗保障部门新的信息系统开始逐步上线正式运营,目前大多数省级医保信息系统已经上线,但是地市县很多地方的新信息系统还没有完全开通,有的虽然开通了,但是运行不稳定,很难点击登录,信息显示不完整,各地人社部门的信息系统已经将医保缴费信息和与医保有关信息的做了下线处理,所以现在登录人社部门的APP已经无法查询到医保方面的信息。

由于我是在成都,但是我的退休的医保关系是在重庆市的。目前我要在成都查询我的医保信息是采取三种办法来查询,也许对新参保的朋友有所帮助吧。如果是新参保的朋友,已经办理了二代社保卡的人员,所谓二代社保卡就是有自己的头像,有银行账户的社保卡就是二代社保卡。凡是有二代社保卡的朋友可以登录自己的支付宝,点击市民中心,然后在支付宝申请电子社保卡,并设置电子社保卡使用密码。

已经有了电子社保卡的朋友点开市民中心以后,可以直接点击医保,然后点击医保账户所在的城市,所在的城市就是你所在的县区的地级市,地级该城市以后就点击参保地,参保地可以是该城市的名称,也可以是你所在县的名称,就可以跳转到你个人缴纳医保的页面。但是2022年由于还在缴费之中,对于2022年暂时还无法查询到。但是2022年之前的缴费记录,不管是居民医保还是职工医保都是能查询到的。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下载当地省人民政府的手机APP,注册登录以后也可以到相关的查询栏目里,找到你要查询的项目,比如职工医保缴费记录,居民医保缴费记录等,我经常使用的就是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官方手机APP,里面有一个板块叫着渝快办,包括居民医疗保险等都可以在上面办理。

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办理居民医保时,留下当地医保经办部门的电话号码,存在自己的手机里,想查自己缴费记录的时候,直接打医保经办部门的电话,只要告诉对方身份证号码,就能处查询到自己的医保缴费记录。

6. 如何查社保和公积金余额

首先打开手机支付宝,打开里面的,城市服务,如图下

然后在城市服务页面里的 办事大厅 分类里,打开社保,如图下

打开社保页面后,点开里面的 社保查询,如图下

然后打开社保查询页面后,就可以看到医保账户余额了,在页面下方还有 医疗保险查询 明细可以查看的,如图下

打开医疗保险页面,最上方的就是账户余额,下面可以查每个月的缴存明细,如下图

在缴存旁边就是 支出明细,就是去医院缴费的所有支出明细,如下图

7. 如何查社保和公积金缴费情况

公积金单位编号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查询:方法一、向您单位的公积金经办人查询;

方法二、本人携带身份证前往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管理处查询;

方法三、本人持公积金联名卡到银行的自助终端上自助查询

方法四、支付宝中的城市服务里可以选择公积金查询或是公积金业务办理查询

8. 如何查社保和公积金编号

只有在公积金网站上注册过账户的用户才可以通过找回用户名和密码的方式来得知账号,如果没有注册过账户的用户,则无法得知公积金账号和密码。具体找回步骤如下:

1、以株洲市住房公积金网站为例,打开该网站之后,点击网站页面中的“网上服务大厅”菜单。

2、接下来,在账户登录页面中,点击“忘记密码”链接,进入用户名和密码找回页面。

3、接下来,在该页面中输入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将收到的短信验证码输入到网页中,点击“提交”按钮。

4、最后,在弹出的页面中,即可查看到公积金账户的用户名,还可以设置新的登录密码,设置完毕之后,点击“提交”按钮,即可正常登陆查询。

9. 如何查社保和公积金缴纳情况

首先可以通过向公司人力资源部索要自己的工资单的方式了解自己社保缴费的扣款明细,就能清楚了解自己缴纳了哪几种保险。

其次,还可以通过社保查询网站或通过拨打社保中心电话12333查询社保缴纳情况。公积金的缴纳情况需要登录当地公积金中心网站进行查询。

最后,还可以通过去社保办柜台查询保险缴纳情况及打印保险缴费明细。

10. 如何查社保和公积金账号

查询方式:

1、咨询本单位的社保经办人员(人事部文员),单位办理增员的时候,相关信息都会有记录的;

2、带着身份证到参保所在地的社保中心查询;

3、拨打劳动保障服务电话12333,可以电话查询;

4、微信搜索“我的社保卡”工作号,关注后进入小程序界面,点击“个人服务查询”,进入个人社保界面就可以查询;

5、支付宝中的“城市服务”,点击里面的“社保卡信息查询”也可以查询。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及时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学窍知识网 Copyright © 2011-2025 www.at3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