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学科数学

6、7的加法和减法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2024-01-15 10:08:26


6、7的加法和减法(精选17篇)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1

  教学内容:第45-46页及练习七第4-8题。

  教学目标 :

  1、  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  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  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  掌握一图两式的解题方法。

  2、  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圆片,花(模型),三角形等。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  口算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2、  填空

  6                6            7            7

  1                               2                                  

  二、新课引入

  1、  教师谈话    

  2、  出示课题:6、7的加减法。

  三、学习新知识

  1、  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         学生摆小棒。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进行观察,并说出加法算式。

  (2)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看法。

  (3)         说一说5+1和1+5的计算方法。

  (4)         引导比较5+1和1+5的异同。

  (5)             学生两人一组摆7个小圆片,先去掉1个小圆片,学生根据摆的过程说减法算式。同理,说出减法算式7-6。

  引导学生说一说7-1和7-6的计算方法和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2、  学习第45-46页“摆一摆”的三组例题。

  3、  学习写算式。

  (1)             教师先示范6+1=7和6-2=4的写法,并讲解写算式的要领和要求。

  (2)             学生练习写算式。

  (3)             学生交流并互相评价所写的算式。

  四、巩固练习

  1、  完成第46页“做一做”的练习。

  2、  巩固练习算式的写法。       

  五、课堂作业 

  1、  完成练习七的第4、5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2、  做第6题,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

  3、  做第7题,评价时特别注意学生对等号的处理。

  一、  课堂小结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2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题比较归类,总结出计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三)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难点:在计算方法上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设计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我们复习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希望大家仔细观察,用心思考,看谁掌握得又快又好.

  (二)复习口算

  1.加法.

  (1)口算下面各题.(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观察以上6道题,从数字上看能归纳为几种情况?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归纳如下:

  以上6道题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两位数与整十数相加,有①、②两题.

  第二种情况,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有③~⑥.其中③,④两题是不进位加法,⑤,⑥两题是进位加法.

  (3)虽然各题的线路不同,但想法一致,以上6道题在计算方法上,你发现什么规律。

  在计算方法上发现它们的规律是: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进行计算.

  2.减法.

  (1)口算下面各题.(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观察以上4道题,从数字上看能归纳为几种情况?

  以上4道题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两位数减整十数,有①题.

  第二种情况,两位数减一位数,有②,③,④题.其中②题是不退位减法,③,④题是退位减法.

  (3)在计算方法上你能总结出规律吗?

  在计算方法上发现要把被减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整十数,另一部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也就是十几),先做减法,再用所得的差与整十数相加.

  3.练习.

  (1)用已经总结出来的计算规律口算下面各题,并口述计算过程:

  ①5+43=48 把43分成40和3,5加3得8,40加8得48.

  ②80+17=97 把17分成10和7,80加10得90,90加7得97.

  ③25+8=33 把25分成20和5,5加8得13,20加13得33.

  ④6+89=95 把89分成80和9,6加9得15,80加15得95.

  ⑤79-6=73 把79分成70和9,9减6是3,70加3得73.

  ⑥75-40=35 把75分成70和5,70减40得30,30加5得35.

  ⑦30-6=24 把30分成20和10,10减6得4,20加4得24.

  ⑧85-9=76 把85分成70和15,15减9得6,70加6得76.

  师:当我们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之后,就可以把计算过程省略,迅速准确地说出得数.

  (2)口算.

  81-70 30+28 38-4 91-8

  62-2 42+3 52+20 6+35

  (三)复习笔算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可分组练习,做在练习本上,并指定6名学生做在投影片上每人写一道题.)

  13+54= 48+27= 57+23=

  87-42= 62-35= 70-52=

  做完后用投影片订正.

  讨论: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同桌的同学讨论)

  相同处: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不同处: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笔算两位数减法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 10再减.

  3.巩固练习.

  (1)给小马虎治病.

  一号病例:

  诊断:个位4加9得13,横线下个位写3,向十位进1,十位5加3再加进上来的1得9,小马虎忘记把进上来的1加上,所以错了.

  处方:

  把进上来的1,

  写在十位下面

  二号病例:

  诊断:个位2加7得9,十位2加4得6,这道题是不进位加法,小马虎当成进位加法做的,所以错了.

  处方:

  认真细致地做题.

  三号病例:

  诊断:个位2减5不够减,从十位借1,向个位退10,12减5得7,小马虎只用退下来的10减5,忘记了个位上的2,所以错了.

  处方:

  从十位退1后,个位

  要算12减5.

  四号病例:

  诊断:个位0减8不够,从十位借1向个位退10,10减8得2,十位上退1剩3,3减1得2.小马虎计算十位时,仍然用4减1得3,造成错误.

  处方:

  从十位4退1剩3,3

  减1得2在十位写

  2.

  (2)在□里最大能填几?最小能填几?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通过复习,把旧知识系统整理出来,概括出计算规律,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学生明白算理后又鼓励学生采用直接加或直接减的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时巩固练习,分析错题原因,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p29—31页的第4—9题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巩固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2、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懂得加减法是互逆的关系。

  重、难点:理解验算的含义

  课前准备:投影片

  练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语引入,复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体验: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探索减法的验算方法。

  2、掌握两种验算方法:

  (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2)用差加上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三、实践应用:完成书上相关练习。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4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2、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行探索,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          直接揭题: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都在上有关小数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知识,出示课题:

  2、          情境设置:同学们,我们经常要去超市购物吧,当你选好东西到付款机处付好款后,付款员阿姨还回给你一张小票(实物出示),这是许老师去超市购物得到的一张小票,你从上面可以看懂哪些信息?

  宁波三江购物俱乐部商场

  品名            单价          数量      金额

  保鲜膜           5.38          1        5.38

  立白洗洁精       4.79          1        4.79

  农夫果园饮料     3.30          1        3.30

  三笑牙刷         1.41          1        1.41

  ①学生畅所欲言

  ②师:那你根据我们今天上的内容,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出哪些算式?

  生答师板书:5.38+4.79          3.30-1.41

  5.38+3.30          4.79-3.30

  4.79+1.41+5.38      5.38-4.79

  ……

  二、进入新课

  1、尝试解决:我们说出了这么多算式,现在请你选择其中几道试着列竖式做一做,有问题可以同桌讨论。

  2、你做了哪几道?你是怎么做的?能告诉大家吗?(生上台实物展示)

  ①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列?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这样列是对的?

  (可从元、角、分方面来说,也可从数位方面来说)

  ②还有谁做了其他不同的题目,上来展示,并介绍你自己的做法。

  3、深入

  师:大家仔细看,这4个小数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那你能不能举几个其他位数的小数相加减呢?(注意;整数部分不要超过3位,小数部分不要超过4位)

  4、小组活动:请你任意写两道小数加减法的算式,整数部分、小数部分位数都可以不一样,然后同桌交换做,做后再让出题的同学批,看哪组合作得又快又好。

  5、          反馈:实物展示,并让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①突出验算方法: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自己做对了呀?

  ②突破难点:我这里有这样两道题目:10-0.48   9.46+10.34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你有什么建议吗?

  6、          总结:那我们上到这儿谁能比较完整地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呢?(总结后实物投影展示“法则”)

  三、巩固练习:

  1、          专项练习。夺★

  8.35+4.65=            21.37-8.37=

  16.74+5.238=          3.4-0.56=

  10-4.8=               6.42-4.2=

  2、          生活实践题。

  老师身高1.59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4米高处的光管吗?

  一群小动物在渡口过江,现有一大一小两只渡船,大船限载重2000千克,小船限载重600千克,5只动物同时过渡口,该怎样乘船?

  老虎      狮子      大象      猴子      袋鼠

  408.26     532.5     1571.9     8.1        58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5

  课题:应用题的对比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游戏活动,创设情境.

  (1)启发学生根据两组人数不同的条件,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使学生明确,可以提出:

  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几人?

  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

  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

  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乙组比甲组少几人?

  (2)通过游戏,互相议一议,你知道了什么?

  数量关系一样,只是问法不一样.

  ②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

  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少的.

  ③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

  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多的.

  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限制,但教师重点训练①、②两种类型.

  2.操作学具,巩固所学的数量关系.

  (1)用学具摆一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2)同桌互相交流,知道了什么?

  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学生操作和口述.

  (二)探究新知

  1.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2)”,出示例12.

  2.小组活动.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通过讨论和看示意图,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两道题都是红花多,黄花少.

  (3)想一想: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使学生明确: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不同的是第一题的第二个条件是第二题要求的问题,第一题要求的问题是第二题已知的第二个条件.两题都用减法计算.

  3.独立解答.

  (1)填空(课本).

  (2)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

  独立填在课本上,订正时启发学生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学习什么,注意什么.

  随堂练习

  1.练习二十四第8题.

  分组练习,组长带领同学订正.

  2.练习二十四第3题改编为接力计算.

  布置作业 

  1.有手风琴76架,电子琴比手风琴多18架。有多少架电子琴?

  2.有电子琴94架,手风琴比电子琴少18架。有多少架手风琴?

  板书设计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6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17——118页的例1,第118页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的第1——4题。

  学习目标

  1. 在自主学习中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鼓励算法多样化,结合实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能选择比较简捷、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

  3. 继续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和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4. 在对比交流中能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理算法,培养优化的思想方法,体会对比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

  结合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对比

  地 貌 类 型

  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

  乔 木 林

  1/2

  灌 木 林

  3/10

  草 地

  1/5

  思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认真观察、分析题目中的已知信息,森林部分分为乔木林和灌木林两部分,共占公园面积的(+ )。根据减法的含义,求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可以列式为:1/2+3/10 -1/5=

  学生尝试解答,两名学生板算,

  方法一: 方法二:

  1/2+3/10 -1/5 1/2+3/10 -1/5

  = + - = + -

  = - = -

  = - = =

  = =

  (提醒学生最后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师生共同分析两种方法的特点:当不容易找到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通分,其结果再和第三个数通分,当比较容易的找出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可以把三个数同时通分。)

  (2) 森林和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对比

  地貌类型

  储存为地下水

  地 表 水

  其 他

  森 林

  裸露地面

  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学生先读懂表格的意思,分析已知的信息,知道裸露地面的降水转化为地下水、地表水和其他形式的水三种类型,所以要把裸露地面的总降水量看作单位“ 1”。

  二、巩固性练习

  “做一做” 进行计算时,要根据分母的特点合理判断出是一次通分好还是分步通分好。

  三、总结运算顺序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在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要先算括号里的。

  分数加减混合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

  (教材选编的例题不好,第一叙述麻烦,第二不容易理解,例题突出了环保意识,不符合数学简洁明了的特点。)

  难点点拨

  在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如何根据分母的特点合理作出判断,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即分步通分方便还是一次通分方便。

  1. 类似于1/4 +2/3 -7/12 的题目,容易看出 12是3 、4 和12 的最小公倍数,选择一次通分比较方便。

  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根据分母的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是一次通分还是分步通分。

  2. 类似于5/8 -7/12 +1/6 的题目,如果不知道如何求8 、12 和6 的最小公倍数,则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分步计算比较方便。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7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45~46页及练习七第4~8题。

  教学目标 :

  1.

  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第45页情境图的课件。

  2.学生准备7根小棒、7个小圆片、7朵花(模型)、7个三角形等学具。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1= l+2= 3+1= l+3=

  4+l= 1+4= 2+3= 3+2=

  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填空。

  二、新课引入

  1.教师谈话。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6和7减几的减法吗?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

  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 1+5=

  教师: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

  学生:不相同。

  教师: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

  学生1:因为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的,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5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1根小棒,所以我写出来的算式是“5+1”。

  学生2: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1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5根小棒,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l+5”。

  教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 1+5=6。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学生: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5)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7个小圆片,先去掉1个小圆片,并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7-1=;然后再从7个小圆片中去掉6个,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又写出减法算式7-6=。

  让学生算出两个减法算式的得数。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并说一说7-1=6和7-6=1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2.学习第 45~46页“摆一摆”的三组例题。

  (l)屏幕上出示“摆一摆”前面的情境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图上画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学生:图上画了几个小朋友摆小棒、摆花、摆三角形的活动。

  教师:图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摆学具算加法和减法。

  (2)学习“摆一摆”第一组例题。

  学生摆花,先摆加法算式后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计算。

  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

  (3)学习“摆一摆”第二组例题。

  ①学生摆小棒算5+2和2+5,并在算式后面的方框里填得数。

  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

  ③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和两道加法算式的联系。

  ④引导学生根据摆和算的过程比较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教师:根据5+2=7和7-2=5,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7-2=5和5+2=7两个算式有联系,如果不摆小棒,想5+2=7可以算出7-2=5。

  3.学习“摆一摆”第三组例题。

  (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3+3=6。

  (2)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3=3。

  (3)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的得数吗?怎样算?

  学生:如果不摆学具,我们可以想6的组成:3和3组成6,所以3+3=6。

  教师:如果不摆学具,怎样算6-3的得数?

  学生:可以去想加法3+3=6算出6-3=3。

  教师:4+2和5+2是不是也可以想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回答后再说一说想数的组成计算这两个算式的过程。

  教师:可以想加法算出6-2、6-4、7-2、7-5的得数吗?

  学生:可以。

  让学生试着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算一算。

  4.学习写算式。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6+1=7和6-2=4的写法,并讲解写算式的要领和要求。

  (2)学生练习写算式。

  (3)学生交流并互相评价所写的算式。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46页“做一做”的练习。

  先学生独立计算并在书上填得数,然后交流、评价计算结果,评价时指定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如果有的学生计算有困难,让他们边摆边算。

  2. 巩固练习算式的写法(教师指定几个算式让学生练习写法)。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七的第4、5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2.做第6题,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

  3.做第7题,完成后评价时特别注意学生对等号的处理。

  六、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交流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2.教师对全课时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小结时注意突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的客观事实,并强调用多种方法计算有关6、7的加减法。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8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内容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3.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三、编排特点

  1.结合学生经验中非常熟悉的素材,学习分数加减法。

  为使学生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

  2.淡化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

  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教材淡化了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利用类推说出分数加减的含义。

  3.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概括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材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地总结出分数计算的一般方法。

  4.在计算教学中突出“鼓励算法多样化”的课改理念。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懂得应选择较简捷的方法进行计算。

  5.编排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

  四、具体编排

  标 题

  例题安排

  第1节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

  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例2

  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例3

  连加、连减

  第2节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

  (1)异分母分数加法

  (2)异分母分数减法

  第3节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例1

  (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2)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例2

  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 (1)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连加、连减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三上已学过一些简单的(分母不超过10),但当时采用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没有引导总结一般的计算方法。本册第四单元,系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建立起了“分数单位”的概念。

  本小节系统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含义,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1 :同分母分数加法

  (1)由一家三口分吃大饼引入。

  (2)利用整数加法的含义列出算式,利用已有的分数加法知识进行计算。

  (3)给出规范的书写过程,其中 ,计算熟练后可省略。

  (4)利用直观图 ,清楚地看到 就是 。由此引出结果的表达要求: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5)引导学生由整数加法的含义推出分数加法的含义。

  2:同分母分数减法(编排同例1)

  (1)由小朋友倒矿泉水引入。

  (2)利用已有的分数减法知识进行计算,说出算理。

  (3)引导学生由整数加法的含义推出分数减法的含义。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结合例1、例2,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3:连加、连减

  (1)以儿童喜爱的少儿节目播放时间为背景引入连加、连减。

  (2)连加呈现了多种算法,通过“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用三个分数直接相加,计算更简便。

  (3)连减让学生自主完成,连减两种思路都可以。

  (4)教学时,应说明“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如把“1- - ”改成“1- - ”,启发学生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想出0除以任何正整数都得0,所以“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本小节只安排一个例题,含两个小题。(1)异分母分数加法,(2)异分母分数减法。

  1(1):异分母分数加法

  (1)用扇形统计图给出了几种垃圾在生活垃圾中的占有量。通过计算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引出异分母分数加法。

  (2)直接提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3)通过小组研讨活动,使学生明确: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通分才能相加。

  (4)利用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1(2):异分母分数减法

  (1)通过比较危险垃圾和食物残渣的多少,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

  (2)利用类推,不再出直观图,让学生自主把握计算的关键——通分,填出通分后的两个分数,并算出最后结果。

  练习二十二

  第10题,是探索规律、激发兴趣的练习。是由“杨辉三角”改编来的。

  第12*题,可引导学生操作学具来解决。如学生可能会这样操作:先将4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人得4÷8= (个),再将剩下的2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人得2÷8= (个)。所以,每个孩子可分得 + = (个)。这实际上是埃及分数(分子是1的分数)的一个有趣性质“任何一个真分数都可以表示为有限个分母不同的埃及分数的和”的应用。

  3.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

  (1)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2)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例1(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计算

  (1)由解决“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引入不带括号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说明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3)呈现了不同的方法,对比两种不同的算法,引导学生思考:“你喜欢哪种方法?” 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理算法的优势,逐步培养优化的思想方法。

  例1(2):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计算

  (1)由解决“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引出连减和带括号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方法,明确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3)最后由“你能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让学生自主归纳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例2: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1)采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归纳。

  教材给出通过两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计算,找出每组算式的关系,得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的结论。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推广到若干个数相加

  (2)为了充分发挥运算定律对于运算的依据作用,在“做一做”中安排了4个数相加的练习: + + + ,通过这类练习,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并不限制加数的个数,合理、灵活地运用它,会使计算十分的简便。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它们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截然不同,但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论是整数还是分数的加减法,都要统一单位后才能进行。当分数的单位统一后,分数的加减运算也就归结为整数的加减了。

  2.注重对算理的分析,以算理引入算法。

  抽象概括出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要搞好这一过程的教学,必须处理好算理与算法,单纯记忆与发展思维之间的关系。教学时,应通过观察、思考、说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算理引入算法的重要过程。使学生明白:①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只用分子进行加、减;②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只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就可以了。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明白算理是算法的灵魂,而且避免了机械用法、单纯记忆的弊端,达到“明理驭法”的目的。

  3.处理好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关系,不可偏废任何一种方式。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发展的,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首先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探究得比较成熟时,具备了和同伴交流的“资本”和“底气”时,再组织他们进行合作交流。

  4.用好有关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适当补充涉及分数运算的史料。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的神秘感有了更强的好奇心。因此,结合分数加减的学习内容适当补充一些数学史料,可使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探究欲,促其学习数学兴趣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因此,教学时,应重视教材提供的两个涉及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9

  教学内容:教科书p22页的例1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的基本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和意识。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增强问题意识。

  重点:学会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连续退位的笔算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投影片,教课书第22页的彩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你们知道吗?我国幅员辽阔,有许多美丽的地方。

  在我国南部有一个旅游胜地——云南。你们听说过吗?

  师:云南省内有许多迷人的景点。有一支旅游团正在那里旅游,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你们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探究体验:师:谁来说说?

  (板书:517-348= (千米))

  谁能来说说这个算式的意思?

  (根据回答操作课件一)

  师:简单的说,就是用总路程去掉已走的路程,就是剩下的路程。

  师:谁能先估算一下,大概还剩多少千米?

  师:究竟还剩多少千米呢?电视机前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列竖式算一算吧。

  (板书: 5 1 7 )

  -3 4 8

  师:小朋友,你们算好了吗?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说说,他是怎么算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十位退1变成0了,那怎么办呢?我们请他接着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你们听懂了吗?请跟着老师一起再说一遍是怎么算的。

  个位上7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7变成17,17减8等于9,个位上写9。十位上的“1”退1后变成0。十位上0减4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10,0变成10,10减4等于6,十位写6。百位上的5退1后变成4,4减3等于1,百位写1。

  师:这道题连续两次需要退位。记住了,哪位上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再减。

  象这样的题你们会做吗?好,我们再来试一试。

  三、实践应用:完成书上相关练习。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10

  课题:连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凑十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连加”】

  1.板演

  请同学说计算过程,最后说说笔算加法的法则,教师贴出: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2.口算

  6+8+2= 5+7+9= 3+7+5= 6+7+4=

  1+4+9= 3+5+5= 4+8+6= 8+9+2=

  8+7= 7+6= 5+8= 4+6=

  9+5= 7+5= 3+8= 4+7=

  找两名程度差不多的同学,同时做左右两组口算,问左边做得快的同学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左边把能凑成十的两个数先加,再与另一个数相加,这样算得快)看右边一组,问:从得数上看与二十以内的口算有什么不同?(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得数永远不会超过20,而三个数相加,就有可能超过20了)

  4.小结引出新课

  师说:两个数相加的笔算加法这部分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如果三个数连加你还会计算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连加.(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6【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出示袋子图

  (2)看图说图意,列出算式88+97+105=

  师说:以前我们算三个数连加,要用两个竖式,从这节课开始,为了简便,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3)教计算方法

  师说:谁能把它写成竖式的形式?一人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写.教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总结:以前我们学过两个数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现在个位三个数相加满20,就要向十位进2.那么笔算加法的法则第三条应该怎么改一改呢?教师用红笔在法则第三条上改:

  板书:(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2.反馈练习.【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教师板书  702+2984+368=

  (2)引导学生交流,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应注意的问题:

  ①三个数相加,能简算的要简算.

  ②三个数相加,和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教师巡视,如果发现问题考虑的不全面,教师可适当提示.

  (3)师生共同计算.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个位时,先把个位上的2和8加起来得10,再加上4得14.

  教师同时用彩色粉笔把2和8用括线连起来,在得数的个位上写4,向前一位进一.

  板书:

  计算十位没有简便算法,学生直接口述.

  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百位时,先把百位上的7和3加起来得10,9和进上来的1加起来也得10.

  教师用彩色粉笔按回答顺序画括线.两个10合起来是20,在得数的百位上写0,向千位上进2.教师板书:

  千位上结果是4(竖式板书完整)

  引导学生归纳:计算连加法,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

  启发学生表述: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教师同时板书).

  3.小结

  师说:今天我们学的新知识是连加.做连加的题,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先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再口算

  6+4+7= 8+9+2= 7+5+5=

  15+3+5= 9+7+1= 23+9+7=

  2.做一做

  3.练一练

  这四道题可进行比赛,让学生想办法,用凑十法把题算得又对又快.

  4.笔算下面各题

  48+159+66= 653+2185+924= 247+968+8293=

  教师巡视,如发现学生数位对错,忘加进位的数,横式上忘写得数等错误,要帮助他们及时纠正.

  板书设计 

  连加

  6+8+2= 5+7+9= 3+7+5= 6+7+8=

  1+4+9= 3+5+4= 4+8+6= 8+9+6=

  8+7= 7+6= 5+8= 4+6=

  9+5= 7+5= 3+8= 4+7=

  9+6= 5+5= 3+9= 2+8=

  例6 88+97+105=290(千克)

  702+2984+368=4054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

  教学目标 :

  1.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              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              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情景图的课件。

  2.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 :

  一、学前准备

  口算。(电脑出示。学生开火车练)

  11-3=      13-8=       17-9=     14-5=

  15-7=      12-3=       16-8=     13-7=

  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来做几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8-6=       87-3=      96-6=

  师谈话:把它们改为38-9=、 87-8=、  96-8=,你会算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发现两位数个位上的数都比减数小,如果直接减,够不够减?(不够减)那这三道题怎么计算呢?(退位),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列出减法算式。

  课件演示:玩具商店的玩具货架画面。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屏幕上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生:图上告诉我们两辆玩具汽车的价格是15元和36元。

  课件继续演示:两个小朋友进行对话。左边的小朋友在问:“我只有8元,想买一辆赛车玩具,还要攒多少元?”

  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和想什么?

  生: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钱?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元钱?

  师: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为什么这样列?

  生答师板书

  36-8=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35-2、76-4等算式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够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动手摆小棒,分组讨论36-8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说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过程和方法?

  生:6不够8减,我们先打开一捆和原来的6根合并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里面减去8根。

  师:16根减去8根还剩8根,再加上剩下的2捆(20根)一共还剩28根。在算式后面写上得数“28”。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从刚才摆小棒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谁能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36-8的方法?

  生: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我发现计算36-8,可以把36分成20和16,再用16减去8,最后把8和20合起来就是36-8的差。

  结合生答师板书:36  –  8 =28

  /  \

  20    16_8

  8

  (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

  师:还有其它算法吗?

  生:也可以把36分成26和10,10减8得2,再用26加2得2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6  –  8  =  28

  /  \

  26   10_8

  2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几种方法计算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在以后的计算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68页“做一做”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可指定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余的在下面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订正答案时指定1到2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重点让他们说一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怎么办?

  2、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先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与方法,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 。

  3、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先让学生明确计算任务,然后独立算,最后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师: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5、6题。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12

  复习内容:教材第139页6题,第141页6、7、8题

  复习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使学生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灵活选择简便算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做教材139页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复习指导

  1、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142页第6题

  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2、完成第142页第8题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

  四、全课总结(略)

  五、作业

  教材第142页第7题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13

  第一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教材p50——52例1、2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1、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2、培养和发展生动手操作的能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 让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识,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让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及计算过程。

  教具准备: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 铺垫孕伏

  1、 口算

  9—4     7—2    8 +1      5—2      6+2

  3+5      7+4      1+6      8—4     9—2

  2、 对口令

  两人一组,一人出小棒(如:3捆小棒说“30里有3个十”

  另一人接“3个十是30”

  二 、合作探索

  1、40 + 20

  (1) 创设情景(出示例1图)

  师口述:3个小动物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文具,熊猫爷爷笑眯眯地说:“我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最聪明,左边有4盒铅笔,右边有2盒铅笔,每盒10支,一共有多少支?

  (生口答并列式:40+20)

  (2) 提出问题

  “40加20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3) 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交流,想好的同学再开动脑筋,有别的方法吗?

  (4) 交流启发,师生互动

  (5) 点拨,提高

  对每种算法作出适当的点评,对岩石出不同算法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梳理生的不同算法。

  2、探索60—10

  (1) 创设情景,出示例2图

  师口述:小白兔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铅笔,熊猫爷爷笑眯眯地问:“我一共有6盒铅笔,每盒10支,你买走了10支,还剩多少支呢?

  生列式:60—10

  (2) 提出问题

  “60—10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3)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分小组相互交流,启发,师巡视,与各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指导

  (4) 分组汇报

  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3、 试一试

  50+30         90—40

  生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是怎样算的?

  4、 课堂活动

  (1) 摆一摆,填得数

  教材p52、摆小棒,填得数

  (2) 看图填得数

  生看图,独立计算,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 游戏

  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互相出题,一人说算式另一人说得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第三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p53—54  练习五、1——4

  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生进一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的口算方法

  2、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熟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第4题的图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

  二、 练习

  1、计算   练习五1、2

  生独立完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订正是请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送信

  先弄清题意,用连线的方法完成。

  3、 练习五、4看图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你能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吗?

  第2小题,同桌交流,这个问题该如何解答?

  4、 实践活动

  两人一组,每人准备10元,20元、50元人民币各一张,一人扮演顾客,一人扮演售货员,购买东西,并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5、 课堂小结:

  你本节课运用了什么知识来解决问题,还有什么问题吗?

  6、p54   思考题

  可让生先独立思考,若不能 解答可小组讨论交流,有余力的生完成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14

  一,你能得几颗☆.(20分)

  ☆ ☆ ☆ ☆

  19+8= 22+34= 10+60= 9+61=

  64-23= 78-20= 29+60= 6+70=

  16-9+70= 43+30-8= 27+60-80= 61+7-50=

  52+18-60= 48-18-20= 39+40+11= 77-30+3=

  二,我会填,不信你瞧.(13分)

  (1)笔算加法和减法都要把相同的数位( ),都是从( )位算起: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 )位( );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从( )位上( ),在个位加( )再减.

  (2)72比43多( ),27比75少( ).

  (3)比54多6的数是( ),比71少18的数是( ).

  (4)一个数是40,另一个数是52,这两个数的和是( ),这两个数的差是( ).

  三,我会比大小.(12分)

  52-7○42-9 35-6○36-7 72+27○24+8

  24-9○35-17 71-25○84-16 21+35○48+26

  四,估算一下,再连线.(9分)

  得数比50大的算式 得数比50小的算式

  76-38 29+65-40 87-37

  25+27 81-29+13 46+19

  90-41 25+70-30 18+18

  五,我会用竖式计算.(15分)

  36+48 73-37 53+26

  92-58+27 23+29+31 91-34-49

  六,我会列式计算.(8分)

  (1)83比38多多少 (2)比49多13的数是多少

  (3)18与23的和加上39,得多少 (4)60减去29,再加上17,得多少

  七,解决问题.(18分)

  (1)小丽收集了46张邮票,小华比小丽多收集了34张,小华收集了多少张邮票 (5分)

  (2)动物园有大猴子41只,小猴子比大猴子少15只,小猴子有多少只 (5分)

  (3)下面是实验小学二年级一班参加各项兴趣小组活动的人数.(8分)

  绘 画 舞 蹈 电子琴 武 术

  49人 37人 42人 38人

  ①参加武术和绘画的一共有多少人 ②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选择一个问题列式算一算.

  八,数学乐园.(5分)

  小亮做减法,错把减数24写成26,结果是14,那么正确的差是( ).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15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共同探索有理数加法、减法法则,从而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法则以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在有理数的范围内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与简化计算。

  【教学难点】应用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及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先看一个例子:

  (-8)-(-10)+(-6)-(+4)

  这是一道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你会做吗?请同学们思考练习。

  『自主探究』

  全班交流:老师适时引导、指导、边讨论边总结如下:

  (1)上题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

  (2)上题通常也可以用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它改写:

  (-8)+(+10)+(-6)+(-4)

  统一为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把加减法统一写成加法的式子,有时也叫做代数和。

  (3)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如上式可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8+10-6-4

  (象这样的式子仍看作和式,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按运算意义也可读作“负8加10减6减4”,在这里把除第一个数外的数字前面的符号都可看作为运算符号,又可看作性质符号,这样,性质符号与运算符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时可以互相转化。)

  『例题讲评』

  例1、计算:

  (1)2+5-8;                        (2) 14-(-12)+(-25)-17

  (3)-3-5+4;                       (4) -26+43-24+13-46

  例2、巡道员沿东西方向的铁路巡视维护,从住地出发,他先向东巡视了7km,休息之后,继续向东维护了3km;然后折返向西巡视了11.5 km,此时他在住地的什么方向?与驻地的距离是多少?

  2.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4)----随堂练习

  评价_______________

  1.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两种读法。

  (1)(-12)-(+8)+(-6)-(-5);

  (2)(+3.7)-(-2.1)-1.8+(-2.6)

  2.把6-(-9)+(-15)-(-3)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计算。

  3.计算:

  (1)7-(-4)+(-5)                  (2)-5-(+3)+(-9)-(-7)+

  (3)(-10)-(+12)-(-36)+(-23)      (4)

  (5)(+16)+(-8)-|-3|+|+8|-|-12|-(+5)      (6)-21-12+33+12-67

  (7)5.4-2.3+1.5-4.2               (8)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16

  6、7的加法和减法课堂实录

  仙桃市大新路小学 印琼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45-46页内容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学习"一图式"的过程中体会多样化的策略。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花,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复习6、7的组成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好的,我们一起去看看。收获的季节来到了,小动物们准备去自己的菜地里,瞧!它们要出发了,多漂亮的小汽车呀!可车还没有装轮子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6、7的组成,那么你们能从下面的这些轮子中给小汽车装上合适的轮子吗?如果你说对了呢,小汽车就会"嘟嘟"的开走了。

  生:第一辆车,4和2组成6。

  师:答对了,小汽车开走了。

  生:第二辆车,3和3组成6。

  师:又答对了,你真棒!

  生:第三辆车,1和5组成6。

  师:太好了!请继续看这辆车。

  生:3和4组成7。

  师:你真了不起!这辆呢?

  生:2和5组成7。

  师:你真聪明!最后一辆车全班一起回答。

  生:6和1组成7。

  二、发现问题,探索交流

  1、屏幕出示"萝卜图"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小动物们谢谢你们,你们看,小白兔站在自己的菜地里多高兴呀!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1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

  师:哦,你观察的可真仔细,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个萝卜呢?

  师:要解答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

  生:1+5=6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合起来是6个萝卜。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呀,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图,你会算1+5=6吗?

  生1:1和5组成6。

  生2:5个添上1个是6个。

  师,你们可真会算。一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求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可以列成算式1+5=6,那么,根据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生:5+1=6

  师:你又是怎样算的呢?

  生:5和1组成6,5个添上一个就是6个了。

  师:谁有和他不同的算法?

  生:看到1+5=6,想到5+1=6.

  师:这个算法又快又好,你真聪明!求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即可以用白萝卜的个数加上红萝卜的个数,也可以用红萝卜的个数加上白萝卜的个数,结果是一样的。

  2、屏幕出示"西瓜图"

  师:小猴来到它的西瓜地,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几个西瓜呢?

  师:求一共有几个西瓜,怎样列式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你的算式。

  生:2+4=6

  师:还有小朋友和他想的不同呢!

  生:4+2=6

  师:你是怎样想出4+2=6这道算式的?

  生:我可以用大西瓜的个数加上小西瓜的个数,也可以用小西瓜的个数加上大西瓜的个数。

  师: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那么不看图,会算4+2=6吗?

  生:看到2+4=6,想到4+2=6。

  师:你们听,他说的多好啊!谁能像他这样说说你是怎样算是呢?

  3、屏幕出示"玉米图"

  师:现在要出场的可是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了,请看,它来了,小熊站在它的玉米地想一个数学问题呢!你们猜一猜它在想什么呢?

  生:小熊在想一共有多少个玉米呢?

  师:这也让你猜中了,你真聪明!那求一共有多少个玉米,你会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吗?

  生:3+4=7,4+3=7。

  师:他说的对吗?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谁能把你想的算式像他这样说一说。

  4、黑板上出示"小花图"

  师:好了,我们一起来看黑板,谁来提一个数学问题呀?

  生:一共有多少朵花?

  师:求一共有多少朵花,谁会列式呀?

  生:1+6=7,6+1=7。

  师:如果不看图,你会算6+1=7吗?

  生:看到1+6=7,想到6+1=7。

  5、屏幕出示"玉米图"

  师:刚才,你们帮小熊算出了它的地里一共有7个玉米,瞧,小熊在干什么呢?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熊扛走了一个玉米。

  师:根据你所看到的,会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还剩几个玉米呢?

  师:会列式吗?

  生:7-1=6。

  师:根据这幅图,你还可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小熊扛走了几个玉米呢?

  师:会列式吗?

  生:7-6=1。

  师:看到这幅图,我们怎么就列出了两道减法算式了?

  生:从7个玉米里面去掉扛走的就是还剩下的,从7个玉米里面去掉还剩下的就的扛走的。

  6、黑板上出示"圆片图"

  师:好了,要摆小圆片了,老师摆了7个圆片,在这儿画了一条虚线,你知道虚线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虚线在这里表示去掉的意思。

  师:看着这幅图,你会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请一个小朋友在黑板上写出来。

  师:为什么根据这幅图也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了呀?

  生:从7个圆片里面减去4个红色的圆片就是3个黄色的圆片了,从7个圆片里面减去3个黄色的圆片就是4个红色的圆片了。

  师: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说的太好了!

  7、屏幕出示"小棒图"

  师:请你们翻开数学书45页,看到"小棒图"了吗?请你拿出铅笔把空填完整,开始!

  生:2+5=7,5+2=7,7-5=2,7-2=5。

  8、黑板上出示"三角形图"

  师:看,老师要摆什么了?

  生:摆三角形。

  师:看到这幅图,你能列出几道算式呢?请你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1:3+3=6。

  生2:6-3=3

  师: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1:3个红色的三角形加上3个黄色的三角形就是6个三角形了。

  生2:一共有6个三角形,去掉3个红色的三角形就是3个黄色的三角形了。

  9、教学算式的书写

  师:这些算式在田字格里该怎样书写呢?老师先来写一个。3+3=6,每个数占一个日字格,运算符号也占一个日字格,注意啦,运算符号一定要写在日字格的中间,这样看起来就很美观!你们会写了吗?请你们翻开数学书46页,在田字格里写一道3+3=6的算式。

  学生在书上田字格里写算式,写完后,四人小组互相评比。

  10、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些算式都是关于几和几的加法和减法?

  生齐答:6、7的加法和减法。

  师板书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1、屏幕出示小燕子"送信图"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玩一个什么游戏呢?请看大屏幕,小燕子这儿有几封信要送出去,可是他不知道该送到谁的家,你们愿意帮助小燕子吗?

  生:愿意!

  师:想一想,小燕子应该把这封信送到谁的家呢?

  生:小燕子应该送到小兔的家。

  师:说对了,你真不错!

  师:猜一猜这一封信该送给谁呢?

  生:这一封信应该送给小松鼠。

  师:你真聪明!

  师:这一封信小燕子送给了小花猫,你们说它送对了吗?

  全班齐答送对了。

  师:这一封信呢?

  生:是小熊的信。

  师:太棒了!

  师:这一封呢?

  生:这封是小狗的信。

  师:你们看,小狗收到信可高兴啦!

  师:最后一封信你们猜一猜小燕子会送给谁呢?

  生:是小猴的。

  师:哇!真的是小猴的信!你猜信上写的是一道什么样的算式呢?

  生1:1+1=2。

  生2:3-1=2。

  生3:4-2=2。

  生4:5-3=2。

  生5:6-4=2。

  生6:7-5=2

  ……

  师:像这样得数是2的算式还有很多呢!好的,小燕子谢谢你们帮助它圆满 的完成了任务!

  2、屏幕出示算式

  第一组:

  4+2=□ 6 - 2 =□

  2+4=□ 6 - 4 =□

  第二组:

  2 + 5 = 7 7 - 2 = 5

  5 + 2 = □ 7 - 5 = □

  第三组:

  1 + 6 = 7 7 - 1 = 6

  □+□ = 7 7 - 6 =□

  师:聪明的小白兔想考考你们呢!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师:你能一眼看出这两道题等于几吗?

  生:2+4和4+2都等于6,6-2=4,6-4=2。

  师:小白兔很满意,请继续看题,会填吗?

  生:5+2=7,7-5=2。

  师:答对了,你怎么知道是填5+2=7的?

  生:我看到上面的2+5=7,想到下面的应该是5+2=7。看到上面的7-2=5。想到下面的应该是7-5=2。

  师:你们又答对了,小白兔可不服气了,还想考考你们。看到1+6=7,你能很快的说出另一道加法算式吗?

  生齐答:6+1=7。

  师:那么根据7-1=6,你知道7减6等于几吗?

  生:看到7-1=6,就知道7-6=1了。

  师:你们太了不起了,小白兔对你们竖起了大拇指!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们为小动物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数学问题,他们可感谢你们啦!他们说呀,希望下一节课再和大家一起学习呢!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再见!

6、7的加法和减法 篇17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 一112 页的内容及第113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

  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 .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二) 教学实施

  1 .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

  2 . 探讨“+”的算法。

  (1)   尝试计算“+”。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

  ② +=+=

  ③ +===

  ( 2 )集体评价。

  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和通分时,没有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一个是,单位不

  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师用图加以说明:

  ( 3 )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由于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是20 ,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 份,这样变成,变成,所以+=+。

  老师:通过计算+,谁来说一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打开教材第110 页,让学生将自己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的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 .教学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 )题。

  ( 1 )由验算引人异分母分数减法。

  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先做左边的两道小题。

  -=(   )          -=(   )

  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方法有两种:一种重算法(将原式再算一遍);一种逆算法,逆算关系有两种,学生多数会用此法验算。

  ① 利用关系式“减数+差=被减数”。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② 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 (结果为负数),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利用实物投影将上述两种不同的验算方法展示出来,然后请学生表达计算的过程。当学生说到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进行验算时,着重让他们说一说-  (先通分,将化成)。

  在学生说算法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

  ( 2 )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再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中右边两道小题。

  老师:“你会验算右边两道小题吗?请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验算过程。集体反馈时,先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验算,然后请用“和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的同学说一说,如何计算是-和-。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减法中去。

  老师:通过计算+、-等算式,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 3 )说明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老师指着学生验算的4 道题目,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4 .完成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 )题。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书写过程。

  5 .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每道题中两个分母的特征,是特殊关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数。

  6 .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思维训练

  1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

  ++++++=

  2 .想一想,哪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是?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教材第114 一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一13 题。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

  三  重点难点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四  教具准备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回忆并口答。

  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

  强调: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

  (二)教学实施

  1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

  2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 l )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 的分数。(2 )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3 )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

  指出: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

  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

  学生举例,如:+=      -= 

  3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 题。

  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

  4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 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

  5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

  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

  6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 题。

  老师先介绍“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横行各数的和,概括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

  出示“杨辉三角”图:

  再将表中的‘1”都换成“”,看看这个规律还存在吗?换成“”呢?

  (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发现规律依然存在。)

  7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 题。

  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

  8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 题。

  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可以这样操作:先将4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4÷8=(个);再将剩下的2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2 ÷8 =(个),所以,每个孩子可分得+=(个)。

  9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 题。

  让学生先观察图的特点,想想按什么顺序思考比较简便,请学生先说出思路,再进行计算。

  (四)思维训练

  1 .在o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三角形每一条边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 。

  2 . =+=++=++=+++++++

  3 .写出两个不同的最简分数,使它们的和是。你能写出几组?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们还探索发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规律,这个规律是:当两个分数的分子为1 ,分母互质时,它们的结果是用这两个分母的和(差)作分子,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分母。以后,

  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了。

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及时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学窍知识网 Copyright © 2011-2024 www.at3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