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社保查询政策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社保公积金

社保个人账户金额怎么查询,社保卡个人账户金额查询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2025-01-04 09:56:27


1. 社保卡个人账户金额查询

如果你下载的有智慧人设APP的话,那么你就打开智慧人社APP。上面就有一个社保卡你把社保卡点击开点,开了以后它就有个人账户的查询。

你只要点开个人账户,那么输入你身份证号码和你的手机号码就可以进入个人账户。总金额的查询了,因为智慧人社APP是专门一个查询社保和养老金认证的一个社保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还是挺好的,那么在智慧人社APP上面是可以查询到社保的,交费,社保的金额,账户的查询都可以查询到。

你只要下载一个智慧人社APP,你是哪个省的?

那么你就在前面点击你哪个省就可以查询到你社保卡上面的总金额了

2. 社保账户个人金额如何查询

1.社保官网查询:搜索进入社会保障网的官方网站,选择所在的城市,最输入社保卡的账号以及密码。密码都是初始密码,就是身份证后六位。

2.微信查询:微信里面找到“我的钱包”,点击“城市服务”,会出现社保卡的所在城市选择以及更改。需要选择社保的选项进入相应的界面进行查询就可以了。

3.指定药店查询:带着社保卡到可以刷医保卡的药店进行刷卡消费,打印出的票据就可以看出社保卡内的消费明细和社保卡内的余额了,同时还可以获得网上登录需要的个人编号。

3. 个人社保卡余额查询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查询:

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微信查询,用微信怎么查询呢?我们只需要把微信打开,然后点击右下角的我,再找到服务。

打开服务以后它里面会有城市服务的功能,我们直接选择城市服务打开,打开之后再找到社保综合的选项。

一般在社保综合这里,我们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社保卡了。如果没有绑定社保卡的话,一定要记得把自己的社保卡和他绑定进去。

然后再选择自己的电子社保卡进行社保查询,一般这个页面都会出现社保查询服务,我们直接点击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社保卡余额了。

4. 查询个人社保卡余额

查询社保卡余额的方式如下:

1.微信查询。持卡人可登录微信,点击“我”,选择“支付”后,点击“城市服务”,在常用服务中点击“社保查询”,登录后便可查询了。

2.支付宝查询。在支付宝首页,找到“城市服务”,在“办事大厅”中找到“社保”,进入页面后点击“社保查询”,登录后即可查询。

3.持卡人可拨打社保中心的电话12333进行转接人工服务,进行查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指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集成电路(IC)卡。

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等。

5. 怎样查询社保个人帐户金额

每个地区在网上查询的方法不一样。社保卡号和身份证号也是不一样的。查询的时候不要弄混淆。灵活就业社保查询方法1、网上查询在当地的劳动网上查询。

2、电话查询拨打当地社保中心的咨询电话查询。

3、实地查询凭本人的身份证或社保卡的号码可以到当地社保中心查询。

6. 怎样查询社保个人账户金额

1、社保经办机构查询

携带本人身份证或社保卡,前往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窗口进行查询,或者也可以在经办机构的自助终端机上查询,这样会减少排队的时间,更加省时间。

2、官网查询

登录国家社会保险服务平台或者是所在地区社保官网,使用身份证/社保卡号/手机号登注册并登录,就能查询每月社保的缴费情况。

3、电话查询

拨打12333核保咨询服务热线,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就能查询。或者也可以按“0”转接人工服务,让客服人员帮你查,但是拨打的人数多,因此比较难接通。

4、支付宝查询

打开手机支付宝,在所有应用中找到【城市服务】-【社保】,在支付宝上进行注册和人脸认证就能查询到自己每月缴纳社保的费用信息。

5、微信查询

微信查询社保每月缴费金额的方法和支付宝的程序基本是一样的,也是在城市服务中查询。

7. 个人查询社保卡余额

朋友们好!社会保障卡,个人账户余额的查询非常便捷!总结起来有三大方法:人工,网络平台,政务服务查询,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账户信息!而且随着,新社保卡一卡通的焕发,为今后,社保医保的异地联网,统一结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便捷,并且可以作为银行卡使用,功能更多!

朋友们一起来了解,社保卡,个人账户余额的具体查询方法:

一,人工查询!

1,医院,药店,输入密码后,均可查询详细的个人账户余额!

2,社保部门窗口,工作人员查询,或者社保部门的智慧型自助机(目前这一类的机器,已经在社保部门的,服务大厅中普及)查询!需要本人持身份证,并输入密码即可查询,自助查询非常简便,将社保卡放在机器上,输入密码即可显示详细个人账户信息!二,大型平台查询:

1,微信,支付宝大型平台查询!智能手机,凭密码进入个人账户,点击城市服务,之后便会看到,相应的社保查询选项,点击即可查询非常便捷!通过电脑或手机端,打开支付宝,选择红圈中的城市服务!点击城市服务后,出现上图界面,点击社保,即可查询!

2,社保部门的网站,需要注册之后凭个人的密码进入,点击查询即可!

三,政务服务查询!

许多地方都有便民服务中心,通常有专门的社保医保窗口,以及相应的网站或手机APP服务,进行查询非常方便!

综上所述:随着新社保卡,一卡通的焕发,以及通讯网络的发展,社保卡,个人账户余额的查询,越来越便捷!而且社保卡的功能越来越多,不仅有社保,医保功能,还有相应的金融银行卡功能,大大方便了我们日常生活,更好,更便利的享受国家的福利保障!

友情提示:如需进一步了解,建议拨打社保咨询热线,12333详询!

8. 社保卡个人账户金额查询系统

1、打开支付宝APP

2、然后点击市民中心项目

3、市民服务页面点击选择社保分类模块

4、实名验证身份授权同意查看

5、点击选择查看三金账单

6、点击进入养老金账号

7、最后显示我的电子社保卡养老金余额明细及其他详情

9. 社保卡个人账户金额查询方法

对于上班族来说,社保是每月必须缴纳的,我们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又部分资金是划入到个人医保账户的,个人医保账户的资金可用于买药,或看病报销等,那么怎么可以查询医保账户余额呢?

怎么查询医保卡余额?

现在大部分地区都以取消了医保卡,新的社保卡具备了医保卡的所有功能,要想查询个人医保账户余额,持卡人可直接在定点医院或药店查询,在医院、药店使用社保卡消费,医院、药店开的小票上就要医保账户余额。另外大家还可以到当地社保局网点查询个人医保账户余额。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社保官网,用户可登陆到当地的社保局官方网站,注册登录后就可以查询到医保余额,并且在官网还可以查询到用户的缴费明细等详情。

很多上班族买了社保后,平时很少用到医保卡,因此有部分用户想将社保卡医保账户的余额提取,那么社保卡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取出来吗?

社保卡个人医保账户余额是否可以取出,要分地区而论。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社保卡余额都是不支持提取的,只可以在药店买药或看病报销,但也有少部分地区的社保卡余额是允许支取的,例如北京、天津等地的社保卡个人医保账户余额就可以随意支取,上海地区社保卡个人医保账户余额虽然不能支取,但可以用来购买商业保险。具体的建议大家拨打12333客服热线,咨询一下当地的政策。

哪些情况不能用医保报销?

我们都知道医疗保险可以用来报销,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能报销。 而这四项不包括在报销范围内:

1、没有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 我们都知道,医保卡只能在指定的医院使用。否则,不管你是生病了还是买了药,你都不能报销,只能自己支付。

2、医疗费用超过了医疗保险的限额。 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医保报销的压力,医保报销的上限也将设定,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就足够了。

3、医疗费用低于医疗保险的报销限额。 事实上,医疗保险不仅有上限,还有下限。因此,医疗费用太低,无法报销。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起点一般在100元到1800元之间。如果费用太低的话,就会不符合保险门槛,只能自己支付。

4、特殊医疗 被保险人因整形、减肥等原因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外表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因此人们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但这些并不在医疗报销之内。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这些新的医疗报销条例也会生效,而医保也就会更加重要。但医保也并不是万能的,实际的报销也要按照实际情况而定,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医保的变化,同时也要记得即使缴纳医疗保险。

10. 社保卡个人账户金额查询不到

是下面几种情况:

1、医保卡未激活。拿到医保卡后需要激活才能正常使用,想要激活社保卡,可以去开户银行、医保中心或拨打社保热线进行激活。激活医保卡时一定要将医保卡初始密码改掉。

2、没有在规定地区使用。现在医保卡还没有实现全国联网,所以医保卡只能在参保地使用,只有在参保地开业通了异地就医结算才能使用医保卡报销。但是医保卡个人账户的余额还是不能使用,即使办理了医疗保险转移,医保卡个人账户的余额也不能转移。

3、医保卡过期。医保卡也是有明确是使用期限的,如果医保卡过期,就不能继续使用,需要去医保中心重新办理。

4、医保中心还未划账。

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及时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学窍知识网 Copyright © 2011-2025 www.at3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