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社保查询政策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社保生育

员工其他单位缴纳社保,本单位员工在另一单位交社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2025-01-03 08:21:31


1. 本单位员工在另一单位交社保

  原单位交的社保不转移,到另外单位工作工作重新交是可以的,但是会影响社保的累计缴费年限,最好转移。  同城转移社保流程:  社保现在不用转移,只要原来的单位,把社保做停,不用办手续,现在的单位凭身份证号就可以直接上社保。  异地转移社保的流程:  新参保地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并向原参保地发出同意接受函--原参保地办理转移手续--新参保地接受转移手续和资金,三个流程走完之后即可办妥转移接续手续,政策规定每个流程最多15个工作日,也就是说对于参保者来说,最多45个工作日就可以将全部手续办完。  (1)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2)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3)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4)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5)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中间允许有空档,可补可不补。

2. 本单位员工在另一单位交社保怎么交

可以重新开户缴纳,也可以把社保关系转过来,

社会保险转移流程:

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中间允许有空档,可补可不补。

3. 员工在另一个单位交社保

看卖际情况。

4. 本单位员工在另一单位交社保怎么办

两地同时缴纳社保,待合并之后,社保重复部分由接受地退现金。2、参保人员离开本市的,参保人员于每月1-24日的工作日内携《劳动保障卡》、《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至太仓市人社局社保结算大厅申请办理。社保结算大厅业务窗口审核后:(1)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根据参保人员的申请,出具《苏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2)办理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医保个人账户有超支的,由个人补足差额后再办理转移。

5. 本单位员工在另一单位交社保可以吗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两地同时交纳社保可以合并吗?两地区缴纳的社保如果是同属于一种职工养老保险的话,并且在交费时间上没有发生重复的现象,那么是可以完全合并的,当然如果就算发生了重复的缴费现象,那么只需要将这一部分的重复交费,正常的退还出来以后,那么依然是可以有效的合并自己的累计缴费年限的。

所以说在任何一个地区的社保关系,那么都是和另外一个地区可以有效的合理,因为毕竟一个人在一生的工作当中可能要更换很多的工作单位,甚至来更换很多的这个工作的地区和城市,那么每更换一个工作单位或者是每更换一个城市都需要将自己的社保关系及时的转移到新的工作单位来进行参保,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到我们的社保累计合并了。

在社保累计合并以后,那么相对应的自身的累计缴费年限都是会有所增加的,那么将来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也是会有所增加的,所以说不能在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城市所参保的职工养老保险,那么都是可以有效的来增长自己的,累计缴费年限,那么将来一定会获得一个更高养老金的待遇。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6. 一单位上班另一单位交社保

  原单位交的社保不转移,到另外单位工作工作重新交是可以的,但是会影响社保的累计缴费年限,最好转移。  同城转移社保流程:  社保现在不用转移,只要原来的单位,把社保做停,不用办手续,现在的单位凭身份证号就可以直接上社保。  异地转移社保的流程:  新参保地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并向原参保地发出同意接受函--原参保地办理转移手续--新参保地接受转移手续和资金,三个流程走完之后即可办妥转移接续手续,政策规定每个流程最多15个工作日,也就是说对于参保者来说,最多45个工作日就可以将全部手续办完。  (1)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2)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3)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4)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5)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中间允许有空档,可补可不补。

7. 社保一个单位交了另一个单位能否交进去

社保与住房公积金分别在两个公司交是可以的。现在很多公司只缴纳社保,然后员工需要买房公积金贷款的话,大多是代缴的,都能成功进行公积金贷款的。公积金缴存是由职工个人公积金缴存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公积金缴存的公积金两部分构成,属于职工个人所有。个人公积金缴存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的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公积金缴存比例。社保缴费是指参加各类社保保险并缴纳保费的行为。一般情况下特指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缴费。社保缴费分为两部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基本条件是: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具有城镇常驻证明或本市户口;

3)在申请贷款前至少半年正常连续缴存本市住房公积金;

4)至少首付房款三成以上5)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偿还贷款能力;6)没有尚未还清的数额较大且可能影响贷款偿还能力的债务。

8. 在一个单位上班另一个单位交社保

1、建议当事人及时补办离职手续,再凭劳动合同解除书,去对应的社保关系所在地的社保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并领取就业失业登记,并办理社保关系转出手续。

2、否则当事人的医保卡功能将在社保断缴之日起被冻结,不能享受相应的待遇,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3、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9. 员工在另外单位交社保

异地社保合并办理流程  1、职工流动就业参保缴费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关系可以转移接续,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2、职工离开本市,到其他地区就业的,先由缴费单位或本人携带本人身份证、养老保险手册、医疗保险证卡、《参保职工跨省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申请表》等有关材料至本市社保中心服务大厅申请,清算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后,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以下简称《参保缴费凭证》);  3、再由本人持《参保缴费凭证》至新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提出书面申请,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由双方社保经办机构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参保人员不用往返奔波。  异地社保转移办理  (一)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填个表格)。  (二)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三)由原参保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印出全国统一格式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应随同转移到新参保地,同时按规定转移养老保险基金(转移个人账户总额和12%的统筹基金)。参保人员达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其在各地的参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帐户储存额累计计算;未达到待遇领取年龄前,不得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办理退保手续;其中出国定居和到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定居的,统一按国家规定办理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手续,全额退还个人账户储存额。  (四)将所有手续交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

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及时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学窍知识网 Copyright © 2011-2025 www.at3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