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育:光的电磁学-高一物理
- ·下一篇教育: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高一物理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高一物理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巩固记忆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公式和物理意义;
(2)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方法.
2.通过例题分析、讨论、练习使学生掌握应用牛顿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
3.训练学生解题规范、画图分析、完善步骤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为习题课,重点内容是选好例题,讲清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力学问题及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重要的是分析过程、建立图景;抓住运动情况、受力情况和初始条件;依据定律列方程求解.但学生往往存在重结论、轻过程,习惯于套公式得结果,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建立思路、掌握方法是难点.
三、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彩笔.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内在联系.因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解答一些力学问题.
我们通过以下例题来体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已知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
例题1(投影) 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水平方向受到5.0n的拉力,物体跟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是2.0n.
1)求物体在4.0秒末的速度;
2)若在4秒末撤去拉力,求物体滑行时间.
(1)审题分析
这个题目就是根据已知的受力情况来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前4秒内运动情况:物体由静止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4.0s.受力情况:f=5.0n,f=2.0n,g=n;初始条件:v0=0;研究对象:m=2.0kg.求解4秒末的速度vt.4秒后,撤去拉力,物体做匀减速运动,v′t=0.受力情况:g=n、f=2.0n;初始条件:v′0=vt,求解滑行时间.
(2)解题思路
研究对象为物体.已知受力,可得物体所受合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依据初始条件和运动学公式就可解出前一段运动的末速度.运用同样的思路也可解答后一段运动的滑行距离.
(3)解题步骤(投影)
解:确定研究对象,分析过程(画过程图),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前4秒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水平方向
f-f=ma
竖直方向
n-g=0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步骤:确定对象、分析过程、受力分析、画图、列方程、求解、检验结果.
(4)讨论:若无第一问如何解?实际第一问的结果是第二问的初始条件,所以解题的过程不变.
(5)引申:这一类题目是运用已知的力学规律,作出明确的预见.它是物理学和技术上进行正确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如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后获得速度等都属这一类题目.
2.已知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
例题2(投影) 一辆质量为1.0×103kg的小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行驶,现在让它在12.5m的距离内匀减速地停下来,求所需的阻力.
(1)审题分析
这个题目是根据运动情况求解汽车所受的阻力.研究对象:汽车m=1.0×103kg;运动情况:匀减速运动至停止vt=0,s=12.5m;初始条件:v0=10m/s,求阻力f.
(2)解题思路
由运动情况和初始条件,根据运动学公式可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汽车受的合外力,最后由受力分析可知合外力即阻力.
(3)解题步骤(投影)
画图分析
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共3页,当前第1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