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社保:上饶社保查询怎么弄,上饶市个人社保查询
- ·下一篇社保:昆明离职后社保怎么办,昆山离职社保怎么处理
社保卡是一人一个吗,一人是不是只能有一张社保卡
1. 一人是不是只能有一张社保卡
一个人可以有两张社保卡,目前社保卡是一个城市一个版本,因此只要不是同一个城市,一个人是可以有多个社保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A地的社保卡只能在A地用,B地的社保卡只能在B地用,就是不能通用。 为了更好地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现在加载了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发放到很多市民的手中,可以用于办理个人事务、享受政府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金融服务。在外地的社保卡和居民社保卡都是一年的有效期,缴费才持续有效。
2. 一人只可以有一张社保卡吗
可以。
1、一个人可以有两张社保卡,目前社保卡是一个城市一个版本,因此只要不是同一个城市,一个人是可以有多个社保卡,而且A地的社保卡只能在A地用,B地的社保卡只能在B地用,就是不能通用。
2、为了更好地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现在加载了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发放到很多市民的手中,可以用于办理个人事务、享受政府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金融服务。在外地的社保卡和居民社保卡都是一年的有效期,缴费才持续有效。
3. 一个人只能一张社保卡吗
医保卡只能办一张,缴纳医疗保险费的方式有一下两种情况:1、有社保的人,是和社保卡捆绑在一起的,由用人单位缴纳所有费用。
2、没有社保的人,要自己缴费办理。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个人在某地就诊后,只能报销一次,杜绝了重复报销医疗费的现象发生。
4. 一个人只有一张社保卡嘛
如果是给两个孩子分别办理社保卡,应该用两个手机分别来办理。目前孩子的社保卡也只是有医保部分,中小学都会组织孩子办理医保卡。原则上要求一名孩子提供一张本人的银行卡以及本人的手机号码,如果两个孩子用一个手机号来申请肯定是不方便的,系统只默认一张社保卡。
5. 一个人是不是只能有一张社保卡
1、一个身份证号只能办理一张社保卡。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集成电路(IC)卡。
2、面向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个人)卡,面向用人单位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用人单位)卡。人社部表示将用5年左右时间,使社会保障卡普遍具有金融功能。
3、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等。
6. 一人只能有一张社保卡吗?
医保卡一人可以有一张。社会保障卡卡面和卡内均记载持卡人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等基本信息,卡内标识了持卡人的个人状态(就业、失业、退休等),可以记录持卡人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信息、职业资格和技能、就业经历、工伤及职业病伤残程度等。
7. 一个人只能有一张社保卡嘛
一个人可以有两张社保卡,社保卡是一个城市一个版本,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但是因为社保卡目前还不是全国通用的,所以可以在各个省份均能办到当地的社保卡,所以一个人可以有多张社保卡,但是有卡片不代表都能正常使用,只有连续缴费的才可以正常使用,政策导向是要杜绝重复缴费。
8. 一个人只能有一张社保卡吗
不能,个人都是一部手机只能拥有一张电子社保卡。你可以下载国家医保这个软件就能可以拥有两张电子社保卡了,因为这是家庭成员使用的软件,个人不可以使用这个软件的。
9. 一个人只能有一张社保卡吗?
是的。按照国家对于社保的相关规定,每人只能拥有一个张社保卡,也就是说一名国家职工只能拥有一个社保账户,如果遇到了有两个社保账户的情况,就得按照按国家《社保关系转移和接续管理办法》申请异地社保帐户合并来转移社保关系成为一个。至于另一个社保帐户即使停交以后也是有效的,可以在申请社保帐户异地合并的时候转移到现在长期工作的单位自己的社保帐户里。并且,目前社保卡都是和身份证是绑定的,所以一个身份证号码也就只能对应一张社保卡。
另一个社保卡帐户即使停交以后也是有效的,可以在申请社保卡帐户异地合并的时候转移到现在长期工作的单位自己的社保卡帐户里。
10. 一人只能用一张社保卡吗
一个人可以有两张社保卡
目前社保卡是一个城市一个版本,因此只要不是同一个城市,一个人是可以有多个社保
卡,而且A地的社保卡只能在A地用,B地的社保卡只能在B地用,就是不能通用。
资料拓展:
人民日报:社保不是万能的
●一个健康的养老保险体系,应该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共同组成,不能期望基本养老保险将所有的事情都办好,实现“老有所养”,还需要家庭和个人未雨绸缪,做好社会保险之外的功课
“物价这么高,70块钱的基础养老金只能当零花钱”,“物价连年上涨,每月一两千元钱的企业养老金得紧着用”。随着近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人们对社会养老保险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期待。
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人们最朴素的人生愿望,也是传统文化中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忙碌一辈子的老人理应得到社会的尊敬和照顾,安享晚年。
然而,理想虽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十一连涨”后的养老金不能很好地满足老人的生活所需,即使是保障水平最高的北京,每月3000多元的企业职工养老金花起来也必须精打细算,更不要说1.4亿只能领到基础养老金的城乡老年居民了。
另一方面,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状况同样不尽如人意:2013年我国有19个省份的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收支缺口合计1702亿元,很多省份是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勉强维持基金的正常运转。全国层面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已连续3年收入增速低于支出,养老保障水平继续提高的潜能正在下降。
比现实的“骨感”更令人担忧的,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总以为社会保险是万能的,能够无限度地满足所有人的养老需求。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布的东南亚地区养老和退休报告显示,我国有63%的居民认为退休养老要靠政府,仅有9%的居民认为退休自己负责。
事实上,一个健康的养老保险体系,应该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共同组成,这其中,社会保险提供最基本保障,企业年金、商业保险也是保障“老有所养”的主要力量。受到运行目的、风险控制等因素影响,作为提供托底的社会保障,其运营效率、服务水平等方面,较商业保险都有较大差距,不能期望社会保险将所有的事情都办好,实现“老有所养”,还需要企业和个人未雨绸缪,做好社会保险之外的功课。
与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社会保险占“大头”的情况不同,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中,40%是由社会保险负担,40%依靠企业年金,20%依靠个人购买商业保险。世界上167个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中,有1/3以上国家的企业年金制度覆盖了约1/3的劳动人口,丹麦、法国、瑞士的年金覆盖率几乎达到100%,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也在50%左右。在很多发达国家中,企业年金制度已经成为法律强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得到全面推广,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则可以享受较大幅度的税收优惠和政策鼓励。
反观我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3亿人中,仅有5%的参保人员同时拥有企业年金保障。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更是寥寥无几,中国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仅为0.1份,远低于发达国家1.5份以上的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10年之后的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就将达到3亿。解决养老难题,除了继续织密基本养老保险大网外,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势在必行。目前,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已经启动,在加大税收优惠的同时,国家也需要通过各种法规,逐步引导企业将企业年金制度作为基本的职工福利建立起来,成为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第二张大网。
而强化作为第三张大网的商业保险保障功能,对保险公司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真正挑好这副担子,保险公司要更加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在产品开发、资金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为社会提供更高水平的养老保障,真正成为人们“老有所养”的重要支撑。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23日 17 版)
资料来源: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0123/c1003-2643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