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育:银行ppt模板?银行的PPT模板,应该怎么做?
- ·下一篇教育:财务分析ppt?财务个人工作总结ppt
乘法口诀ppt?8的乘法口诀练习ppt
你要留邮箱,别人做完了,才能发给你呀,还有你希望做成什么样的,练习的目的是什么
11x11到19x19乘法口诀规律是什么?
11x11到19x19乘法口诀规律如下:
①奇数位上数字之和与偶数位相同或相差11的位数。
②11与奇数相乘的积是奇数,11与偶数相乘的积是偶数。
③个位上的数字与另一个因数的个位相同。
④十位上的数是1与另一个因数的个位数相加的和。
介绍:
乘法(multiplication)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整数(包括负数),有理数(分数)和实数的乘法由这个基本定义的系统泛化来定义。
乘法也可以被视为计算排列在矩形(整数)中的对象或查找其边长度给定的矩形的区域。 矩形的区域不取决于首先测量哪一侧,这说明了交换属性。 两种测量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测量,例如,将矩形的两边的长度相乘给出其面积,这是尺寸分析的主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ppt课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说课稿 凤岗中心小学 陈爱嫦 【设计思想】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其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找其现实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数学源自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 【说 教 材】 一、 教材简析。 本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倍”的概念,以及建立起“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例题设计了一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图----打扫卫生。在这幅情景图中,小朋友们在打扫教室卫生,其中扫地的有7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2倍,通过对话给出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图下还配有示意直观的线段图,引导学生理解7的2倍,就是2个7,因此擦桌椅的是14人。教学重点在于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这也是教学的难点。关键在于借助线段图或学具操作,明白一个数有几个相同的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然后根据求几个几是多少的方法,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有了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初步认识了“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并且在以往的学习中已形成了在现实情景中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意识。但要从实际问题中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关键是在于激发学生探究情景数学问题的兴趣,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沟通“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同时培养其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本、小棒若干 。中,体现活中学,学中用。 【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游戏引入,复习旧知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三、生活应用,拓展新知 四、知识整理,总结反思 一、游戏引入,复习旧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有趣的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课的开始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一个“拍手”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平等的氛围里积极、主动地思维,不仅复习了旧知“倍”的知识,而且很自然地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 1、引出问题,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主题图,创设了一个课室打扫卫生的劳动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后,再请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根据数学信息提出必要的数学问题。 2、深入探究,把握算理。 (1)师抛出问题:“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这句话你怎样理解的?擦桌子的人数与扫地的人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同桌讨论后汇报。 (2)学生理解了擦桌椅的人数与扫地的人数之间的关系是: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意思是擦桌椅的人数有2个扫地的人数那么多,也就是擦桌椅的人数是2个7后,让学生独立操作,用小棒分别摆出扫地的和擦桌椅的人数。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
一般包括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这是核心部分,写出你在教学设计的活动及问题)
还可以增加板书设计、设计意图
例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6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促使学生加深对每句口诀意义的理解,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
2.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灵活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推理概括能力,向学生渗透函数对应思想。
4.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探索的乐趣。
重点:掌握6的乘法口诀。
难点:熟记6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刚才同学们悦耳的背书声,吸引海底的小鱼来到我们的课上和我们一起学习。它们啊!出了几个题目让你们做!
小鱼说:你会吗? 2×5= 4×4= 3×1= 5×4= 1×2= 5×3= 4×2=
4×3= 2×2= 1×3= 2×4= 2×2=
师:同学们,你们1—5的乘法口诀学得真认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这次,老师想让同学们自己编口诀,你们敢挑战吗?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师:老师很喜欢鱼,可是又老是养不好鱼,于是我就想,用三角形摆金鱼可以吗?(课件先出示一条金鱼)
师:摆一条金鱼用了几个三角形? 摆2条呢?那么摆3条、4条、5条、6条呢?
学生讨论,然后完成下表。(教材61页主题图下面的表格)
鱼(条)
1
2
3
4
5
6
三角形(个)
6
12
提问:1、 6是有几个6相加得到的?乘法算式怎么列?
那12呢?18、24、30、36呢?
2、你能根据1×6=6,1×6=6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 板书:一六得六)
师:你能编出6的其它5句口诀吗? 请你把教材61页的口诀补充完整
(板书: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
在生汇报时师板书,并让生说一说口诀所表示的意思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把6的乘法口诀编出来了。齐读!
师:认真观察这些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这些发现都可以帮助我们记住6的乘法口诀。
师:你认为哪句容易记,哪句难记?你有好办法很快记住吗?
如果我忘记了“四六”是多少怎么办?
口答:5个6比4个6多几,比6个6少几?
师:现在自由记忆口诀看谁记得最快?
1)齐背 2)分组背 3)对口令 4)开火车背 5)指名背 6)同桌比赛,谁背得熟练
三、趣味练习,应用新知
1、用口诀读下面的乘法算式
2×6= 3×6= 4×6= 6×2= 6×3= 6×4= 6×5= 4×5= 6×6= 1×6=
2、钓鱼小高手2×6= 4×6= 6×4= 1×6= 6×5= 6×6= 3×6= 6×2= 6×3= 5×6=
3、谜语: 有时挂在天上,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师:这首诗里面一共有多少个字?谁能最快的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4、根据图形说口诀和乘法算式
四、情感沟通,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还 可以加上教材分析、作业布置、教后反思!
5的乘法口诀 ppt
1x1=1
1x2=2 2x2=4
1x3=3 2x3=6 3x3=9
1x4=4 2x4=8 3x4=12 4x4=16
1x5=5 2x5=10 3x5=15 4x5=20 5x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