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育:excel怎样填充单元格,电子表格Excel单元格填充
- ·下一篇教育:excel处理数据慢,电子表格excel处理速度慢
excel计算财务指标,电子表格简单财务指标的计算
1. 简单财务指标的计算
(一)资产周转速度分析
1. 总资产周转率(次数)=产品或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 “产品或商品销售收入净额”是指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折扣、销售折让、销货退回等后的金额。资产总额即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实为资产净值。
※ 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次数)
2.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产品或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其中: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
※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
3.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流动资产周转额÷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
其中: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 流动资产周转率(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
4.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应收账款账龄)
=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应收账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赊销收入净额
5. 存货周转率(次数)=一定期间的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
=(存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销售成本
6. 营业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
(二)资产利润率分析
1. 总资产利润率(又称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利润总额”一般用税后利润。
2. 流动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00%
※流动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3. 固定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固定资产平均余额×100%
※固定资产占用额可以是原值,也可以是净值,出于指标计算一致性的考虑,应该采用净值。但由于采用净值时指标受到固定资产新旧程度及企业固定折旧政策的影响,削弱指标的可比性,因此在这里我们主张采用固定资产原值。
9 现金流量的比率分析
2. 各个财务指标的公式
一般企业可选择常用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资本积累率等10项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一、偿债能力指标
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⑴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从债权人角度看,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从企业经营者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下降。
⑵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其中: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却会因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2、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⑴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从企业所有者来说,该指标过小表明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应当将偿债能力指标与获利能力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⑵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越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但也表明企业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
二、运营能力指标
运营能力主要用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一般来说,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则运营能力越强。资产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和周转期(周转天数)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3. 财务指标的公式
财务评价指标:
财务评价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极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
1、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净收入×100% 销售净收入,指扣除销售折让、折扣和退货后的销售净额
2、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未资产总额)÷2
3、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 净利润应以税后利润计算。
4、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未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100%为资本保值,大于100%为资本增值,小于100%为资本贬值。
5、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6、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补充指标)
7、速动比率=速动资产/ 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8、应收帐款周转率= 赊销净额 /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100% 因赊销资料为商业机密不宜对外公布,故可改用赊销售净收入。
9、应收帐回收率=本期应收帐款回收额/(期初+本期应收帐)×100%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期初应收帐款余额+期未应收帐款余额)÷2
10、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成本×100%(指产成品) 平均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未存货成本)÷2
4. 财务指标的计算方法
不用客气您所指的资本利润率是指税后净利和实收资本的比率.计算公式是:资本利润率=税后净利/平均实收资本,注意平均实收资本=(期初实收资本+期末实收资本)/2.这是因为分子税后净利是时期指标,而分母是实收资本也要从时点指标变成时期指标,所以要用平均的实收资本.收入利润率也叫销售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该指标是一个盈利能力指标,但我建议您最好用销售净利率这个指标它的公式是:净利润/销售收入.它更能体现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因为企业所有者更关注的是销售收入给企业带来的税后的净利润.
5. 财务指标怎么算
财务数据分析的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垍頭條萊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萊垍頭條
比较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会计报表的比较和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三种方式。垍頭條萊
1、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條萊垍頭
(1)定基动态比率,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的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垍頭條萊
(2)环比动态比率,是以每一分析期的数据与上期数据相比较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萊垍頭條
2、会计报表的比较;萊垍頭條
3、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萊垍頭條
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垍頭條萊
采用比较分析法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萊垍頭條
(1)用于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其计算口径必须保持一致;條萊垍頭
(2)应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分析所利用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生产经营状况;條萊垍頭
(3)应运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做重点分析。頭條萊垍
6. 简单财务指标的计算方法
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对公司各类财务指标进行计算。
7. 简单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
会计利润表的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4、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5、如果以上有亏损的为“-”。
净利润=总账的本年利润
累计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数。
6、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7、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8、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 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1、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全面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实现的各种收入、发生的各种费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业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情况。
2、利润表或称购销损益帐,为会计重要财务报表之一(其余为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称为动态报表。利润表主要计算及显示公司的盈利状况。合伙经营和有限公司的利润表中会在计算公司净盈利后加入分配帐,以显示公司如何分发盈利。
3、利润表一般有表首、正表两部分。其中表首说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是利润表的主体,反映形成经营成果的各个项目和计算过程,所以,曾经将这张表称为损益计算书。
4、 利润表正表的格式一份有两种: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
(1)单步式利润表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后将所有的费用列在一起两者相减得出当期净损益。
(2) 多步式利润表是通过对当期的收入、费用、支出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列示一些中间性利润指标,如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分步计算当期净损益。
5. 利润表是根据“收入—费用=利润”的基本关系来编制的,其具体内容取决于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及其内容,利润表项目是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内容的具体体现。从反映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角度看,它是一种反映企业经营资金动态表现的报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属于动态会计报表。
8. 会计指标计算
会计基础业绩评价模式的优点在于:会计基础指标计算数据相对容易取得,且严格遵循公认会计准则,具有较高程度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9. 简单财务指标的计算依据
1.计算权益资本,点击单元格输入公式【=D3-D4】,再拖动单元格,向右填充数据。
2.计算利息费用,点击单元格【D8】输入公式【=D4*0.1】,拖动单元格向右填充。
3.点击D9单元格输入公式【=I7-I8】计算出税前利润,拖动单元格向右填充。
4.点击D10单元格输入公式【=C49*0.33】计算所得税。在D1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D11/D6】,计算权盗资本净利润率。在D13单元格输入公式【=D7/D9】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然后分别向右拖动填充数据。
5.在根据资产负债率与财务杠杆系数数据,制作图表,能更好的展现各个数据的关系。
10. 财务指标及计算公式
财务风险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其中资产负债率反映的股票整体的财务风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反映了上市公司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资产,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