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技巧office技巧office课程

狼的ppt课件?蒲松龄 狼 原文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2025-01-21 11:35:24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扩展资料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原文译文

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狼来了的故事ppt

伊索寓言--《狼来了》

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

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

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

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主要内容:一个孩子经常用狼来了去糊弄人,让大家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救他,但是到后来大家都不信任他了,当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的时候,没人相信他,最后,他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寓言的寓意

1.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既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2. 寓言告诉大家做人应诚实,不以通过说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更不能以说谎去愚弄他人。

3.说谎可能给自己带来一时的好处(利益或戏弄别人取乐等),到头来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没好处。

4.在针对与孩子的启示基础上,作为成人,认识到失误的累积必将导致祸害的量变引起质变的事实,此外,有威胁意识是必要的。

故事中人类智能及行为方式分析

放羊娃,以消耗农夫时间体力等资源,让其做无价值的付出达到其取乐的目的。

农夫,以赶跑狼救人为目的。

农夫的思想行为方式分析:

因为人不是数学动物,农夫也不可能有概率学的知识,但是思维中会有潜在的模糊的概率学方法存在,还有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情感因素和道德素质存在,下面有个综合分析。

1、农夫,第一次听到“狼来了”,因为首次听到,出于信任,认为是真,所以上山。

2、农夫,第二次听到“狼来了”,虽然对放羊娃的信任有所降低,但还有 1/2概率为真的。于是又上山。

3、农夫,第三次听到“狼来了”,基于前两次的假,按概率算是1/3为真的。概率较低(实际上有人习惯性对人或事物的判定,一旦认定,所得出的概率值比数学算出的还要更低)就不上山了。

上述分析,农夫具有纯朴善良的本性才会有两次施以援手,但是两次上当让他很生气,在第三次真伪难辨的情况下,情感因素左右了他对行为价值的判断,人的自私和冷漠的一面表现出来了。对于行为价值的判断引入统计学中的加权的概念,能够弥补概率的不足,才更清晰,对于涉及到人的生命来讲也更符合人性。

加权分析:

上述对农夫的分析里的概率认识,远不能满足对实际行为价值的分析,真假只是以次数作对比,缺少轻重的权衡。比如说铁和黄金,体积一样,衡量价值就不能单纯比较块数多少来判断。轻重分析:

1、“狼来了”为真:会威胁到孩子和羊的生命安全,如果农夫大意了也可能对其自身生命有威胁。

2、“狼来了”为假:损失的是农夫的体力和时间。

通过轻重分析可以看到,”2“和”1“来比较微不足道,无论多少次的假都无法和真对等。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不光要教育孩子诚实,还要教育孩子不要拿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重大事情开玩笑。对于成人来说,人无完人,不能因为孩子的说谎和无知就置其生命与不顾,无论上当多少次都应该去救,只要有一次是真的把人给救了就值得,也足以教育所有的人了。上当多次还能够依然舍弃个人的小利,对生命不弃,这不更凸现人的高贵品质吗?

对成人的教育意义是:当自己或他人生命受到威胁,而自己无法判断真伪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狼来了》,是儿时伴随我们睡觉的一个枕边寓言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富有教育意义。是民间口口相传下来的,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要撒谎。现已多次被印成图书,甚至拍成动画片,继续伴随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狼和小羊》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词穷的狼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狼和小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懂得像狼一样的坏蛋要做坏事,总是要找借口的,对这样的坏蛋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

2、教学难点:懂得像狼一样的坏蛋,与他们讲道理是不行的。

教具准备:

《狼和小羊》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狼和小羊。

2、这些词语宝宝,你们认识吗?

开火车领读(一个一个),齐读,带感情读吃惊,温和,找碴儿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引读: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

说话练习:如果你就是这只狼,看见小羊的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

课文中狼也是这么想的,它很像吃小羊,所以它故意找碴儿。

(二)学习2-3小节

1、狼是怎样“找碴儿”的呢?自由朗读2-3小节。找一找狼找碴儿的话,再自己读读。

2、谁来读读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练读狼的话

3、小羊有什么反应呢?

(1)指名读小羊的话

(2)做“吃了一惊”的动作

(3)从哪里看出小羊温和有礼?

(4)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你能换个说法吗?小羊为什么说不会把水弄脏?结合ppt:说说上下游

4、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小羊真够可怜的,狼就是这样诬赖它,我们来读读小羊的话。

5、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小羊决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可狼偏说小羊弄脏了水,这就是书上说的(找碴儿)?

6、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两次个别读,再分男女读)

(三)学习4-5小节

1、狼这一招看来没有成功。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次会怎样找碴儿?。自由读课文4-5小节,用“”划出狼说的话,用“~”划出小羊说的话。

2、读后交流

(1)展示狼和小羊的话:这次狼又找了什么碴?你读明白狼说的话吗?狼说这话时心情怎样,你来学学狼的话。

(2)小羊又有什么反应呢?你读明白小羊说的话吗?小羊挺委屈的,带着这样的想法,来读读小羊的话。

3、小羊去年还没出去,狼却说小羊去年经常骂他。狼无中生有地指责小羊,这就叫什么?(找碴儿)。

4、练读第二次对话

(四)学习第六小节

1、羊的第二次反驳激起了狼的愤怒,它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道:引读,这次,狼又找了什么理由?学着狼的语气大声喊一喊

2、狼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硬说骂他的是小羊的'爸爸,这又叫什么?(找碴儿)

3、现在谁来说说“找碴儿”是什么意思?(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故意挑别人的毛病,甚至毫无根据地找借口,跟别人吵)

4、启发想象,揭示寓意:如果碰到像狼一样的坏人,该怎么办?

三、课外拓展

这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像这样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一个道理的,就是“寓言”。《狼和小羊》就是选自《伊索寓言》,《乌鸦喝水》,《龟兔赛跑》都是选自这本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图书室借阅。

四、朗读全文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用朗读把你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

分角色朗读

五、作业

结尾的这个省略号,留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你希望,这是个怎样的结局呢?课后自己编一个结尾,说给同学听听,我们找个时间来交流一下。

板书:

弄脏

找碴儿骂我扑去

反正

初中语文课文《狼》 的所有注释

初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初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人教、新东方)合集。适合各阶段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看图编故事,狼教案幼儿园

幼儿园故事教案《狼来了》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狼来了的故事让了解“诚实”的含义,知道诚实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2、愿意做诚实的孩子。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投影仪。【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2、木偶表演。

3、人手一张操作图片,笔、轻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狼来了》。

1、教师利用投影仪边投放图片边讲述故事内容。

2、教师:你们喜欢放羊的孩子吗?为什么不喜欢他?放羊的孩子说谎以后造成了哪些不好的后果?

3、教师小结:小孩由于说谎结果:羊全部被狼咬死,自己也差点被狼吃掉,我们大家不能说谎,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二、师幼讨论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诚实的行为,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1、教师:平时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是诚实的表现呢?

引导幼儿思考:做了错事应该怎么办?不是自己的东西能不能拿?能不能说谎?

1、教师:

你是个诚实的孩子吗?请把自己诚实的表现跟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

如果你曾经有过不诚实的表现也可以和你的的好朋友说一说,好吗?

2、幼儿交流讨论回答:

3、教师有目的的请个别幼儿讲述引起自己不诚实的原因,如害怕和担心等?

6、教师小结:小朋友做错事情时应该主动承认,及时改正,更不能说谎,大家同样会认为你是个诚实的孩子。

三、木偶表演:

1、木偶表演,边看边想一想表演里的小朋友是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2、看木偶表演:

表演内容:红红在家打扫卫生。不小心把桌上的茶杯打碎了,爸爸听到响声跑过来问:怎么回事呀?红红生怕爸爸责怪他连忙说:不是我弄的,是小猫跳到桌上把茶杯打碎的。

3、教师提问:你觉得红红是个诚实的孩子吗?为什么?如果你是红红你会怎么做?

四、幼儿练习判别对或错,讲述解决方法,明确诚实是好品质。

1、教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周围经常会发生这样的小故事,出示练习材料,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画面内容。

2、交代练习要求:如果认为画面上的小朋友是诚实的表现,就在他后面的格子里画上勾;如果不是就画叉。

3、幼儿练习判断对和错。

4、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练习结果(利用投影仪展示)

五、师幼共同小结:

大家都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样才会受欢迎。

活动延伸:

欣赏歌曲《好孩子要诚实》,结束活动。

【更多幼儿园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及时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学窍知识网 Copyright © 2011-2025 www.at3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