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技巧office技巧office办公软件

小数的认识ppt?小数的意义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2025-01-21 11:37:33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数的意义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1.注重铺垫,以旧引新。

本节课通过对整数数位顺序表的回顾,引导学生运用迁移、类比的方法学习小数数位顺序表,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

2.自主构建,交流补充。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小数数位顺序表,数位和计数单位一一对应。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数位顺序表,并且同具体的小数相结合,自主建模,通过交流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明确小数的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为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奠定基础。

3.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小数的性质。

借助教材7页“试一试”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是否改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利用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并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计数器

学生准备 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小数的意义(三)(1)

⊙复习导入

1.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什么?(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一(个)、十、百、千……]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说出下面各数中的“6”表示的意义。

236 6097 65 36000 486020

3.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小数的数位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数数位顺序表及各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同时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观察情境图,交流信息,提出问题。

(1)观察情境图,交流信息。

师:同学们,你们坐过地铁吗?你们知道地铁的最高运行速度是多少吗?(课件出示教材6页例题情境图)

师:说一说你从画面上获取了哪些信息。

预设 生1:通过观察画面,我知道了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是80千米/时。

生2:通过观察画面,我知道了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约为22.222米/秒。

(2)提出问题。

师:22.222各数位上的数都是2,你知道其中的“2”分别表示多少吗?

2.认识小数部分的数位,理解各数位上的数的意义。

(1)观察计数器,认识小数数位。

师:(出示计数器)计数器上有一个小数点,小数点右面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

(2)借助计数器说一说22.222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①在计数器上拨出22.222。

②讨论交流各数位上的数的意义。

师:十分位上的“2”表示多少?

引导学生看下面的直观图,明确十分位上的“2”表示2个,也可以表示2个0.1.然后完成填空。

③回顾:十位和个位上的“2”分别表示多少?

小数的意义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②理解小数的意义。③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②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及每相邻两个单位时间的进率是十。

教学难点: 概括和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法: 启发引导法

学法: 合作交流

教具学具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5分)

1、判断下面哪些数是整数?

4、12、38、3.01、105、0.007、20xx、100.06。

整数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

板书课题

2、揭示目标:

理解小数的意义及每相邻两个单位时间的进率是十。

二、自主学习(10分)

自学内容:课本p32-33上半页

方法:边看书边完成下面的要求。时间:5分钟

要求: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米,写成小数是( )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3份是( )米,写成小数是( )米。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米,写成小数是( )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5份是( )米,写成小数是( )米。

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 )米,写成小数是( )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27是()米,写成小数是( )米。

(1--6组的4号发言,1号评价)

三、合作交流: 5分钟

1、什么是小数?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7组的4号发言,1号评价)

四、质疑探究(5分)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五、小结检测(15分)

1、小结: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2、检测:

a、填空。

(1)0.1是( )分之一,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b、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 )

(2)35克=0.35千克( )

元=0.7 元 ( )

=0.01 ( )

米 =0.3米 ( )

=0.03 ( )

=0.030 ( )

c、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3、堂清作业:教材p33页,p36、1.2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十分之一--------- 0.1

百分之一---------0.01

千分之一---------0.001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意义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这一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在教学中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探究怎样把用“厘米”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和把用“克”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渗透转化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在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时,先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再转化成小数的形式,渗透了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及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1米有多长吗?用手势表示一下(学生用手势表示1米的`长度),再看看我们使用的黑板有多长(学生估测黑板的长度)。要想准确地表示它的长度,需要进行测量。

2.量一量。

(1)以小组为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

(2)汇报结果。

组1:黑板长2米多。

组2:量出2米后还多出36厘米。

组3:量出是2.36米。

3.交代学习目标,引出新课。

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探究新知

(一)探究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2.小组合作学习:剩余的36厘米怎样用“米”作单位来表示呢?

3.交流汇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考虑的,在探究中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

4.归纳学生的方法。

(1)多出36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就是1厘米,即1米=100厘米,1厘米=米。36厘米=米,也就是0.36米。

(2)在把36厘米转化成0.36米的过程中,先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再转化成小数的形式。

5.师生共同总结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根据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先把低级单位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

6.尝试练习。

12克=千克=( )千克

500克=千克=( )千克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获取新知,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还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小数的意义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

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这里教材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加强了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书分母是10、100、10000……的分数,了解小数的记数单位以及单位间的进率,从而清楚地了解小数为什么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小数的性质也很重要。学生知道小数末尾添0、去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就加深了对小数的理解。它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应用它可以对小数进行化简,也可以根据具体运算的需要,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小数大小的比较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小数的性质已经涉及到小数大小的比较问题,但只是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是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以及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是本单元所学的几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学情分析 :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四年级上学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打好基础。学生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时,需要综合运用前面学过的计量单位和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知识,因此要求学生逐一扎实地学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容易混淆,需注意区别。

教学要求 :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学关键 :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组成部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小数的大小、小数的加减运算、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1、小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诸如10份、100份、1000份等一定数量的份数,其中每一份所表示的就是份数分之一,也可以用整数的写法,将份数分之一写在整数后面,然后用一个小圆点隔开,该小圆点就是小数点。

2、小数的组成部分:一个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以及小数部分三个部分组成的。其中,小数点在中间,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隔开。

3、小数的读法:读一个小数,首先要读出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一般整数的读法,要读出数位,如55,读作五十五;然后读出小数点,读作:点;再读出小数部分,小数部分按数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读出即可,无需管数位。

4、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加上0和去掉0,并不改变小数的大小。

5、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时,首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字也大,如5.334.33;如果整数部分相等,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的比较按数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比较,相同数位数字大的,小数就大。

6、小数的加减运算:小数的加减运算是将整数部分与整数部分相加减,小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相加减,在减法中,如果小数部分不够减时,要向上一位借位,如果小数部分相加结果大于10,也要向前一位进位,这和整数加减相同。

7、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整数也可以通过在后面添加小数点以及00来表示为小数。

8、小数的应用: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每一份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0.01米和0.001米。把5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每一份用小数表示就是:0.5米,0.05米和0.005米。

9、一位小数的形式实际上是分数十分之几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写成小数就是。

小数的定义及概念

小数,是实数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它是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号。其中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性质:

在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或去掉任意个零,小数的大小不变。例如:0.4=0.400,0.060=0.06。

把小数点分别向右(或向左)移动n位,则小数的值将会扩大(或缩小)基底的n次方倍。

其分类:

一、按照整数部分的情况分类,可分为:

1、纯小数,是指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例如0.3、0.226等,都是纯小数。

2、带小数,是指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例如1.638、223.745等,都是带小数。

二、按照按照小数部分的情况分类,可分为:

1、有限小数,是指小数部分后有有限个数位的小数。如2.4768、0.524、6.3333333等,有限小数都属于有理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

2、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又可分为循环小数以及无限不循环小数。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 1/3=0.333333……等。循环小数亦属于有理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

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部分则有无限多个数字,且没有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圆周率π=3.14159265358979323……等。无限不循环小数也就是无理数,不能化成分数形式。

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及时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学窍知识网 Copyright © 2011-2025 www.at3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