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技巧word技巧word图表制作

word打印成书如何分页,成书,分页,打印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2025-01-18 09:02:08


1.如何分页打印Word文档

一、打印某一页上的部分内容

若需要打印的内容只是文档中的某一部分,不是一整页,可在文档里先选定需要的因的这部分的内容,然后在打印范围点选定的内容就会只打印被选中部分的内容

二、逆页序打印

在Word中打印多页文档时,Word总是从第一页打印至最后一页,在打印完后第一页放置在最下面,而最后一页在上面。而逆页序打印,就能帮你把第一页放在最上面。单击“打印”选项选中“选项”,把“逆页序打印”复选框勾上,然后确定。然后在打印时就会按逆页序从最后一页打印到第一页,这样打印完后第一页就在最上面。

三、双面打印

所谓双面打印就是纸的正反两面都打印以节省纸张,点击打印设置面板右上方的手动双面打印。 必要时还可以点击选项里的双页面打印选项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2.word文档中如何设置分页?

中文Word 2000分页技巧 -------------------------------------------------------------------------------- 当我们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时,各种字处理软件一般都会自动按照用户所设置页面的大小自动进行分页,以美化文档的视觉效果、简化用户的操作,不过系统自动分页的结果并不一定就符合用户的要求,这时我们就需要手工对文档的分页状况加以调整。

Word的分页功能十分强大,它不仅允许用户手工对文档进行分页,并且还允许用户调整自动分页的有关属性(如用户可以利用分页选项避免文档中出现"孤行"、避免在段落内部、表格行中或段落之间进行分页等。 一.调整Word自动分页时的属性 尽管Word会根据页面大小及有关段落的设置自动对文档进行分页,但我们仍然可以对Word自动分页时的有关禁忌规则进行适当的修改,以达到控制Word的自动分页状态的目的。

调整Word自动分页属性的步骤为: 1、选定需调整分页状态的段落。 2、执行"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

3、从段落对话框中选择"换行和分页"选项卡。 4、在"分页"设置框中对Word自动分页的有关属性进行适当的修改。

主要有以下几个项目: 孤行控制:防止在Word文档中出现孤行(孤行是指单独打印在一页顶部的某段落的最后一行,或者是单独打印在一页底部的某段落的第一行)。 与下段同页:防止在所选段落与后面一段之间出现分页符(即将本段与下一段放在同一个页面上)。

段前分页:在所选段落前插入人工分页符。 段中不分页:防止在段落之中出现分页符(即防止将该段打印到两个不同的页面上)。

5、单击"确定",此后Word即会按照用户设置的属性对文件进行分页,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二.插入人工分页符 Word的自动分页功能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对文档进行编排的需要,如一篇包含有正文和附言的文档,其正文和附言之间一般都需分页打印,自动分页功能对此就无能为力,这时我们只能通过手工在文档中插入一个分页符的办法来加以解决。

在文档中插入分页符的步骤为: 1、单击需要重新分页的位置。 2、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分隔符"命令。

3、选择"分页符"选项后单击"确定"按钮,分页符就会***入到Word文档中。 此后,Word会根据分页符对文档进行分页,其中在页面视图方式、打印预览方式和在打印出来的文稿中,分页符后面的内容将出现在新的一页上;在普通视图方式下,文档仍然是连续显示,但通过显示专门的"分页符"来反映页面的分布情况(自动分页符在屏幕上显示为一条贯穿页面的虚线、人工分页符在屏幕上显示为标有"分页符"字样的虚线),从而满足了用户对文档进行编排的需要。

三.防止表格跨页断行 通常情况下,Word允许表格行中文字的跨页拆分,这就可能导致表格内容被拆分到不同的页面上,影响了文档的阅读效果。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禁止Word的表格跨页断行功能,以解决这一问题。

1、单击需要处理的表格。 2、执行"表格"菜单中的"表格属性"命令,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

3、从"表格属性"对话框中单击"行"选项卡。 4、清除"允许跨页断行"复选框。

5、单击"确定"按钮。 此后,Word表格中的文字就不会再出现跨页断行的情况,方便了用户的阅读。

四.取消Word的后台重新分页功能 通常用户对Word文档进行某些修改之后,Word立即会将修改结果放映出来,其中就包括立即对文档重新进行分页显示,这是通过Word的后台自动分页功能来实现的。在页面视图方式下本功能有助于用户随时了解页面的变化情况,但在普通视图方式下,由于屏幕并不直接显示页面的变化情况,且Word在打印预览及打印时会再次重新分页,本功能除了影响系统速度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直接作用,故我们可取消Word的后台重新分页功能以加快运行系统速度,取消的步骤为: 1、执行"视图"菜单中的"普通视图"命令,切换至普通视图方式。

2、单击"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命令。 3、从选项对话框中单击"常规"选项卡。

4、取消"后台重新分页"选项(如图3所示)。 5、单击"确定"按钮。

此后,用户在页面视图方式下进行工作时,Word就不会再在后台重新分页,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性能。注意,此选项仅对普通视图方式有效,而对页面视图方式无效(即页面视图方式下后台重新分页此功能无法取消,这是由于页面视图方式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3.word文档怎么分页

中文Word 2000分页技巧 -------------------------------------------------------------------------------- 当我们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时,各种字处理软件一般都会自动按照用户所设置页面的大小自动进行分页,以美化文档的视觉效果、简化用户的操作,不过系统自动分页的结果并不一定就符合用户的要求,这时我们就需要手工对文档的分页状况加以调整。

Word的分页功能十分强大,它不仅允许用户手工对文档进行分页,并且还允许用户调整自动分页的有关属性(如用户可以利用分页选项避免文档中出现"孤行"、避免在段落内部、表格行中或段落之间进行分页等。 一.调整Word自动分页时的属性 尽管Word会根据页面大小及有关段落的设置自动对文档进行分页,但我们仍然可以对Word自动分页时的有关禁忌规则进行适当的修改,以达到控制Word的自动分页状态的目的。

调整Word自动分页属性的步骤为: 1、选定需调整分页状态的段落。 2、执行"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

3、从段落对话框中选择"换行和分页"选项卡。 4、在"分页"设置框中对Word自动分页的有关属性进行适当的修改。

主要有以下几个项目: 孤行控制:防止在Word文档中出现孤行(孤行是指单独打印在一页顶部的某段落的最后一行,或者是单独打印在一页底部的某段落的第一行)。 与下段同页:防止在所选段落与后面一段之间出现分页符(即将本段与下一段放在同一个页面上)。

段前分页:在所选段落前插入人工分页符。 段中不分页:防止在段落之中出现分页符(即防止将该段打印到两个不同的页面上)。

5、单击"确定",此后Word即会按照用户设置的属性对文件进行分页,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二.插入人工分页符 Word的自动分页功能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对文档进行编排的需要,如一篇包含有正文和附言的文档,其正文和附言之间一般都需分页打印,自动分页功能对此就无能为力,这时我们只能通过手工在文档中插入一个分页符的办法来加以解决。

在文档中插入分页符的步骤为: 1、单击需要重新分页的位置。 2、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分隔符"命令。

3、选择"分页符"选项后单击"确定"按钮,分页符就会***入到Word文档中。 此后,Word会根据分页符对文档进行分页,其中在页面视图方式、打印预览方式和在打印出来的文稿中,分页符后面的内容将出现在新的一页上;在普通视图方式下,文档仍然是连续显示,但通过显示专门的"分页符"来反映页面的分布情况(自动分页符在屏幕上显示为一条贯穿页面的虚线、人工分页符在屏幕上显示为标有"分页符"字样的虚线),从而满足了用户对文档进行编排的需要。

三.防止表格跨页断行 通常情况下,Word允许表格行中文字的跨页拆分,这就可能导致表格内容被拆分到不同的页面上,影响了文档的阅读效果。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禁止Word的表格跨页断行功能,以解决这一问题。

1、单击需要处理的表格。 2、执行"表格"菜单中的"表格属性"命令,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

3、从"表格属性"对话框中单击"行"选项卡。 4、清除"允许跨页断行"复选框。

5、单击"确定"按钮。 此后,Word表格中的文字就不会再出现跨页断行的情况,方便了用户的阅读。

四.取消Word的后台重新分页功能 通常用户对Word文档进行某些修改之后,Word立即会将修改结果放映出来,其中就包括立即对文档重新进行分页显示,这是通过Word的后台自动分页功能来实现的。在页面视图方式下本功能有助于用户随时了解页面的变化情况,但在普通视图方式下,由于屏幕并不直接显示页面的变化情况,且Word在打印预览及打印时会再次重新分页,本功能除了影响系统速度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直接作用,故我们可取消Word的后台重新分页功能以加快运行系统速度,取消的步骤为: 1、执行"视图"菜单中的"普通视图"命令,切换至普通视图方式。

2、单击"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命令。 3、从选项对话框中单击"常规"选项卡。

4、取消"后台重新分页"选项(如图3所示)。 5、单击"确定"按钮。

此后,用户在页面视图方式下进行工作时,Word就不会再在后台重新分页,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性能。注意,此选项仅对普通视图方式有效,而对页面视图方式无效(即页面视图方式下后台重新分页此功能无法取消,这是由于页面视图方式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4.在Word中如何实现文档分页

Word文档中设置分栏后,尽管一页中有两栏或者多栏文字,但使用“插入页码”命令,却只能在该页中插入同一个页码。

但是我们在日常运用中,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诸如,需要在文档的每栏都添加页码,或者需要自定义的开始添加页码的页面。这些又该如何实现呢? 多栏设置页码 以下方法是针对一页分为两栏,也就说,一页中有两部分的内容,分别为它们添加上页码。

1.单击“视图”菜单下的“页眉和页脚”切换至第一页的页脚。 2.在与左栏对应的合适位置连续按两下“Ctrl+F9”键,出现两个大括号“{{}}”。

3.然后在“{}”中输入字符,形成这个样子:{={page}*2-1} (注意用英文状态,输的时候“{{}}”不用再输,用原有的)。 如果只要显示页码,左栏就输成:{={page}*2-1}右栏:{={page}*2};如果要显示成:第x页或- * -,左栏就输成:第{{}}页 –{{}}- 4.完成后选中“{={page}*2-1}”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快捷菜单中的“更新域”。

5.在与右栏对应的合适位置输入“第页”将光标插在两字中间,连续按两下Ctrl+F9键,出现两个大括号“{{}}”。然后在大括号“{}”中输入如下字符“{={page}*2}”。

6.完成后选中“{={page}*2}”,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快捷菜单中的“更新域”(图1)。 如果你的文档分为三栏,并要在每栏下显示页码,可以将“第页”之间的域代码修改为“{={page}*3-2}、{={page}*3-1}”和“{={page}*3}”(更多分栏时同理)。

再按上面介绍的方法更新域,即可显示各栏的正确页码。若要在更新域后修改域代码, 可以将其选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切换域代码”命令,即可显示出域代码。

如果一页分三栏,则公式分别是:{={page}*3-2}{={page}*3-1} {={page}*3} 小技巧:页码设置到合适位置 在页面设置中调整好页脚的位置→页面设置→页脚 调到1.5厘米左右(根据自己的实际调切换到页脚位置:视图→页眉和页脚(h)。插入一个行不大于1厘米 和页面等宽的 1*2 表格(表格两列要相等),并使表格内文字全部居中,在左栏中间执行上面3,右面执行5。

任意页面设置页码 我们在编辑一篇文章时(包括目录在内),想从目录以后第三页开始插页码,该怎么做呢?方法有二。 方法一:首先将光标移至第二页的最后,点击“插入→分隔符→分节符类型”中选择“下一页”,然后点击“视图”打开“页眉与页脚”工具条,将光标调整至第三页也就是你准备开始编页码的那一页,将“页眉与页脚”工具条上的“链接到前一个”按钮调至不被选中,然后点击“设置页码格式”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页码编排中的“起始页码”选择1,点击确定,最后点击页眉与页脚工具条上的“插入页码”按钮,完成(图2)。

方法二:通过设置不同的页眉页脚来实现,不过你需要把需要插入页码的文档分节才可以实现。怎样分节呢?首先将光标插入到文档中需要分节的地方,再打开“插入”菜单,点击“分隔符”命令,就会出现一个“分隔符”对话框。

在其中的“分节符类型”中有四个类型:①下一页②连续③偶数页④单数页。“下一页”表示分节符后的文本从新的一页开始;“连续”表示分节符后的文本出现在同一页上;“偶数页”表示分节符后的文本从下一个偶数页开始;“单数页”表示分节符后的文本从下一个单数页开始。

根据自己编排的需要选择一项,按“确定”退回到文档中。你可以根据需要按照此法将文档分为多个不同的节。

现在你就可以在不同的节按一般的方法设置不同的页眉页脚了。只是从第二节开始,当你打开“页眉和页脚”工具栏的时候,在“页眉-第2节”后会出现“与上一节相同”的字样,你必须点击工具栏上的“同前(键接到前一个)”按钮,去除“与上一节相同”几个字,再设置页眉,这以后的页眉就与上一节的页眉不同了。

页脚的设置与此相同。 最后,在“页眉页脚”的工具栏里点击“插入自动图文集”的下拉三角,选择“页码”就可以了。

希望能帮到你。

5.word怎么分页数

可以插入分页符。

论文页数的设置就是分隔符的运用。不少人有你这样的疑问,你可以看看这个 /z/q123457721.htm?w=%C8%E7%BA%CE%B2%E5%C8%EB%D2%B3%C2%EB&spi=1&sr=7&w8=%E5%A6%82%E4%BD%95%E6%8F%92%E5%85%A5%E9%A1%B5%E7%A0%81&qf=10&rn=376 由于不同的word版本可能有些不同的地方,实质是一样的。

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及时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学窍知识网 Copyright © 2011-2025 www.at3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