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技巧excel技巧excel表格单元

2003excel取消合并,电子表格2003excel表格如何合并单元格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2025-01-17 10:38:41


1. 2003excel表格如何合并单元格

通过"共享工作簿"这个功能,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将一个Excel文件共享的同时供多人同时编辑这个工作薄,而且在编辑的同时,Excel会自动保持信息不断更新。

一、创建一个可供多用户编辑的工作表,然后输入要提供的数据。 如果要包括以下的功能,请将其添加到工作表中:合并单元格、条件格式、数据有效性、图表、图片、包含图形对象对象、超链接、方案、外边框、分类汇总、数据表、数据透视表、工作簿和工作表保护以及宏。在工作簿共享之后,不能更改这些功能。

二、在“工具”菜单上,单击“共享工作簿”,再单击“编辑”选项卡。选中“允许多用户同时编辑,同时允许工作簿合并”复选框,再单击“确定”。 出现提示时,保存工作簿。 在“文件”菜单上,单击“另存为”命令,然后将工作簿保存在其他用户可以访问到的网络位置上。使用共享网络文件夹,不要使用 Web 服务器。

三、请检查该工作簿与其他工作簿或文档的链接,确保链接没有破坏。

1、操作方法 在“编辑”菜单上,单击“链接”。如果文件中不包含链接信息,那么“链接”命令无效。 单击“检查状态”来更新列表中所有链接的状态。如果链接较多,或链接的源工作簿在网络上,并且网络运行速度较慢,则该过程可能会需要一段时间。 检查“状态”栏中的状态,选择链接,再进行必要的操作。确定 无需进行任何操作,链接状态正常并为最新链接。

四、编辑共享工作簿,前往保存共享工作簿的网络位置,并打开该工作簿。

1、设置用户名,以标识您在共享工作簿中所做的工作: 在“工具”菜单上,单击“选项”,单击“常规”选项卡,再在“用户名”框中键入您的用户名。

2、像平常一样输入并编辑。您不能添加或更改这些内容:合并单元格、条件格式、图表、图片、数据验证、对象(包括图形对象)、超链接、方案、大纲、分类汇总、数据表、数据透视表、保护工作簿、保护工作表和宏。

3、进行用于个人的任何筛选和打印设置。默认情况下每个用户的设置都被单独保存。 如果希望由原作者所进行的筛选或打印设置在您打开工作簿时都能使用,请单击“工具”菜单中的“共享工作簿”,单击“高级”选项卡,在“在个人视图中包括”下,清除“打印设置”或“筛选设置”复选框。

4、若要保存您的更改,并查看上次保存后其他用户所保存的更改,请单击“保存”。 如果出现“解决冲突”对话框,请解决冲突。

(1)操作方法 当两个用户试图保存影响同一单元格的修订时,Microsoft Excel 为其中一个用户显示“解决冲突”对话框。 在“解决冲突”对话框中,可看到有关每一次修订以及其他用户所造成的修订冲突的信息。若要保留自己的修订或其他人的修订并转到下一个修订冲突上,请单击“接受本用户”或“接受其他用户”。 若要保留自己的所有剩余修订或所有其他用户的修订,请单击“全部接受本用户”或“全部接受其他用户”。 若要使自己的修订覆盖所有其他用户的修订,而且不再看到“解决冲突”对话框,请关闭此功能。

(2)操作方法 在“工具”菜单上,单击“共享工作簿”,然后单击“高级”选项卡。 单击“选用正在保存的修订”。 单击“保存”。

(3)操作方法 在“工具”菜单上,指向“修订”,再单击“突出显示修订”。在“时间”框中,单击“全部”。 清除“修订人”和“位置”复选框。选中“在新工作表上显示修订”复选框,再单击“确定”。 在“冲突日志工作表”上,滚动到右边以查看“操作类型”和“操作失败”列。保留的修订冲突在“操作类型”列有“成功”字样。“操作失败”列中的行号用于标识记录有未保存的修订冲突信息的行,包括任何删除的数据。

2. excel2013如何合并单元格

1打开excel,鼠标左键选中想要合并的格子

2单击鼠标右键,出现菜单后,点击合并▼-合并单元格

3如图所示,已经把两个格子合并成一个了。

3. 2003excel表格怎么合并单元格

Excel出现“剪贴板数据与选定区域的大小形状不同,仍要粘贴吗?”提示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有:

1、所粘贴的内容的行或者列与所粘贴区域的行数或者列数不匹配。

解决办法是:在粘贴数据时选择与复制数据单元格个数相匹配的粘贴区域。

2、粘贴的区域有合并后的单元格。如果原数据中含有合并的单元格可对合并单元格进行拆分后再进行复制。

3、Excel2003版最大行数是65536行。Excel2007开始的版本最大行数是1048576行,如果你的数据超过了这个限制,那么无论你怎么设置,都是不可能粘贴上的。

4、所复制的内容区域的单元格是锁定的情况,解决方法: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保护,那里有个“锁定”的按钮,去掉3、用选择性粘贴先粘贴格式再粘贴内容:

①在复制数据之后先在粘贴区域右击选择"选择性粘贴"然后选择"格式"将格式先粘贴过去。

②再一次复制数据,在粘贴区域右击,选择在"选择性粘贴"中的"内容",确定即可。

4. 2007excel表格怎么合并单元格

合并单元格是没有快捷键的,可以自定义设置快捷键。设置方法如下:

1、首先打开excel表格,在表格上面点击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在弹出的选项里面点击其他命令这个选项。

2、进入到快速工具栏页面之后,在所有命令里面找到合并并居中,选择添加。

3、然后继续点击自定义快速工具栏这个按钮。

4、然后看到下面合并单元格所对应的数字是7,直接按ALT+7组合键。

5、这样就可以使用快捷键合并单元格了。

5. 2013excel表格合并

第一步:掌握“&”运算符

使用“&”写公式,直接在两个单元格地址之间用“&”即可,如果是文本内容,需要对文本内容加上引号“”(注意:必须是英文状态下的引号)。

例如:

公式为=a1&a2,

这里的a1和a2是引用a1单元格和a2单元格的内容,公式的结果就是a1和a2单元格内容合并。

第二步:写公式

在F4单元格写公式:=d4&e4

其结果为:

然后,我们将F4单元格下拉填充,公式就会自动变为

=d5&e5

=d6&e6

(省略号)

这样,不到1分钟,这两列就轻松完成合并了。

6. 2010excel表格怎么合并单元格

1、打开EXCEL表格,选中表格内的两个相邻单元格

2、点击菜单栏上“合并后居中”,下拉选择“合并单元格”

3、表格内选定的两个单元格合并成了一个单元格。即可实现两个单元格内容的合并

7. office2003excel合并单元格

三楼是2003版的方法。2007版或者2003版都可以用录制宏的办法定义快捷键: 2007版点菜单的视图,宏(2003版是工具,宏),录制宏,给宏起个名字,快捷方式处定义一快捷键比如Ctrl+i,确定,然后直接点菜单的”合并及居中“(做这个动作前千万不要乱选择单元格);停止录制宏(步骤和录制时一样)。 这样,就有了快捷键。这个方法可以定义任意的快捷键。

8. 2003excel表格合并单元格快捷键

首先说明,excel中不能像word那样通过格式工具,对一个单元格多行文字的行间距及字间距进行调整,不过可以通过以下三种办法间接达到:

1、调整行间距:强行换行法,即双击这个单元格,在第一行文字的结尾按住“ALT键”,再按回车键,即可增加空行,重复一次,便增加一个空行。调整字间距:只有用敲"空格键"的办法实现。

2、垂直分散对齐及调整行高,水平分散对齐及调整列宽来达到类似的效果。

3、这种方法只能设置行间距:在Excel2003中选中需要设置行间距的单元格,单击“格式”菜单,依次选择“拼音指南/显示或隐藏”,就可看到单元格中文字行间距变大了。如果想再进一步调整行间距,可再单击“格式”菜单,选择“拼音指南/设置”打开“拼音属性”窗口,切换到“字体”选项卡下,把字号设置大一点,确定后行间距就会相应增大,反之则减小。

9. 2013excel怎么合并单元格

在excel中,合并两个单元格的内容,可以用“&”连接符和CONCATENATE函数来实现。示例数据:在G1单元格使用“&"连接符连接,公式为:=C1&D1&E1在F1单元格中,使用CONCATENATE函数连接,公式为:=CONCATENATE(C1,D1,E1)

10. 2013版excel合并单元格

工具/原料excel 电脑方法/步骤1、打开需要编辑的Excel文档,选中两个单元格,点击右边的单元格,输入“=”号。

2、接着选中“姓名”,再输入“&”,选中“ 编号“,完成后,按下回车键。

3、鼠标放在”姓名和编号“单元格右下角,出现”+“号。

4、点击+号往向上拖拽,两行数据合并在一起完成,再依次输入”,“即可。

11. excel表格怎么合并单元格

excel表格合并单元格内容公式

1. 按类别填充序号

公式:=IF(A2="",C1+1,1)

我们利用合并单元格的特性:合并单元格的位置是这个区域的第一个单元格的位置,然后利用if函数判断A2是不是等于空,如果是就返回C1+1,如果不是就返回1

2. 填充序列

公式:=MAX($A$1:A1)+1

首选我们需要先选中单元格区域,然后编辑栏输入公式,最后按Ctrl+回车即可生成序号

3. 合并单元格计数

公式:=COUNTA(B2:B15)-SUM(C3:C15)

公式是将科目列进行计数,然后减去从张三所对应的单元格位置开始求和

我们也需要先选中区域然后输入公式按ctrl+回车进行填充

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及时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学窍知识网 Copyright © 2011-2025 www.at3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