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育:excel表格怎么做水滴图,怎么做,水滴,表格
- ·下一篇教育:excel怎么设置下拉框选择项,设置,选择,下拉框
excel怎么画基尼系数表,系数,基尼
1.如何用 EXCEL电子表格绘制沥青混合料泰勒曲线
一、绘制前准备工作:准备好矿料筛分数据(以下沥青矿料数据),如图:根据上面的基础数据,我们可以绘制下面出矿料合成级配图1。
转换孔径数据。为了绘制不等距的X轴,我们先将孔径数据转泰勒曲线系数(规程已有转好系数),表中的单元格C2就是转好的。
2。建立一个辅助线,先在表上填写有关数据,我在单元格C7:O7中全部填0,具体作用后面会详细说明。
二、绘制图表:1。绘制基础图表。
拉选单元格C2:O6,并在菜单栏中的[插入]→[图表]选项,打开[图表向导]对话框。选择[XY散点图]在图表类型中的[平滑散点图],点击[完成],这时基础图表已完成,如图2。
隐藏图表X轴数据和调整图表Y轴的刻度范围。选中图表,然后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图表选项]选项,打开[图表选项对话框],选择其中的[坐标轴]选项卡,取消[数值(X)轴]选项,最后[确定]。
如图:调整图表Y轴的刻度范围。双击图表的Y轴,打开[坐标轴格式]对话框,选择[刻度]选项卡,设置Y坐标轴的刻度范围,最后[确定]。
如图:3。增加辅助X轴:在图表上右击选择[数据源]在[系列]中添加[名称]:‘辅助X轴’;[X值]选择单元格C2:O2(泰勒曲线);[Y值]选择单元格C7:O7(辅助线),最后[确定],如图:4。
在[图表]工具栏中选择“系列‘辅助X轴’”,然后单击[数据系列格式]按钮。如图:选择[误差线Y],显示方式为[正偏差],误差量选择[定值],参数设100(因为X轴最大值设为100,也理解通过率100)。
选择[图案],[线形]选‘无’,[数据标记]选‘无’。如图:选择[数据标志],[数据标签包括]选‘Y值’,最后按[确定]键。
5。关联数据标志:在我们看到的图表如下,X轴全部是0值,因为报表上辅助线上的值都是0值,而最终我们希望得到的是实际的筛孔孔径(如:31.5)。
因此,需求将X轴的数据标示和单元格进行关联,选择第二个数据标志,在编辑栏中输入“=Sheet1!$O$1”。如图:在[图表]工具栏中选择“系列‘辅助X轴’数据标志”,然后单击[数据系列格式]按钮。
选择[对齐],[标签位置]选‘下方’;[方向]选文本方向为90度。按[确定]键,如图:其他孔径的关联数据标志,重复上面的步骤,依次将其他数据标志和单元格进行关联,实现X轴为实际的筛孔孔径。
6。美化图表:适当调整图表的大小,查看最后的图表效果如下图:最后,矿料合成级配图与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具体看“VBA调用‘规划求解’自动合成矿料级配”)结合使用,能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成为你工作中非常实用的工具。
2.如何利用charls 数据计算基尼系数
假设一个国家有100个人,计算这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分为下面四步:1.将这100人按收入从低往高排列,第一名是收入最低的,第一百名是收入最高的;2.画一个边长为一的正方形,并将左下角与右上角的对角线相连;3.依次计算前十名,前二十名,前三十名……一直到前九十名所拥有的收入占整个100人的收入的比值;4.以正方形的左下角为原点,用水平边标记累计人口,垂直边标记累积的收入比,将在上面计算出的累计收入比值,在正方形中标出。
然后,将这些点同原点以及正方形的右上角连接,就可以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被称为劳伦斯曲线(Lorenze Cruve)。
基尼系数就是对角线与劳伦斯曲线之间的面积,与对角线以下的三角形的面积之比。如果收入是均匀分布的,劳伦斯曲线就和对角线重合,基尼系数就是零,如果收入是极端不平均的,比如前99人收入为零,劳伦斯曲线就和正方形的右边线重合,基尼系数就是1。
3.如何计算基尼系数
计算基尼系数没有一种同意的计算方法。
国内不少学者对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作了探索,提出了十多个不同的计算公式。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张建华先生提出了一个简便易用的公式:
假定一定数量的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顺序排队,分为人数相等的n组,从第1组到第i组人口累计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为wi,则说明:该公式是利用定积分的定义将对洛伦茨曲线的积分(面积B)分成n个等高梯形的面积之和得到的。
扩展资料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长期以来,人们错误的把这个指标归到基尼名下。但1964年,赫希曼在AER发表了一页纸的澄清文字,标题是《一项指标的父权认证》(the Paternity of An Index)。据此,我们得知,基尼系数并非基尼发明的,也不是赫芬道尔重新发明的,而是赫希曼发明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基尼系数